远树超寒烟,孤松立清露。
兹夜同幽人,踏月如秋暮。
犬声出深林,柳阴暗渔路。
爽气生薄凉,水明散余雾。
于怀乃旷然,会心若有悟。
山城疏漏沉,野寺微钟度。

诗句释义:

  1. 远树超寒烟,孤松立清露:远处的树木仿佛穿越了寒冷的烟雾,而一株孤松站立在清新的露水之中。
  2. 兹夜同幽人,踏月如秋暮:今晚与一位隐居的人一同散步,月光下如同秋天的傍晚。
  3. 犬声出深林,柳阴暗渔路:狗叫声从树林深处传出,柳树荫蔽下的小路显得昏暗。
  4. 爽气生薄凉,水明散余雾:清爽的气氛带来微凉的感觉,水面上明亮的月光将剩余的薄雾驱散。
  5. 于怀乃旷然,会心若有悟:内心感到开阔和轻松,似乎有所领悟或顿悟。
  6. 山城疏漏沉,野寺微钟度:山城在夜晚传来稀疏的钟声,一座野寺传来微弱的钟声。

译文:

  1. 远处的树木仿佛穿越了寒冷的烟雾,孤高的松树屹立在清新的露水中。
  2. 今夜我与一位隐士共赏月色,宛如秋季傍晚的宁静。
  3. 狗吠声从茂密的树林中传来,柳树掩映下的小路显得有些黑暗。
  4. 清新的空气带来了凉爽的感觉,清澈的水面上明亮的月光驱散了剩余的薄雾。
  5. 内心感觉开阔舒适,似乎有所领悟或顿悟。
  6. 山上的城市在夜晚传来稀疏的钟声,一座野寺传来微弱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远树”、“孤松”、“犬声”、“柳暗”等,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