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蛟台畔系孤篷,入眼青山似梦中。
牛卧秋场闲晒日,鸟栖荒垒自呼风。
难将鸡酒招诗客,谁向虫沙问鬼雄。
三十七年桑海变,争教两鬓不飘蓬。
过枞阳县时,诗人周馥被射蛟台畔的景致深深吸引,孤篷系于此地,青山入眼,仿佛置身梦中。他目睹了牛儿在秋场悠闲晒日,鸟儿在荒垒自呼风声,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难以邀请诗客共饮鸡酒,只能独自向虫沙中探寻昔日鬼雄的踪迹。岁月如流,三十七年沧桑巨变,诗人心中不禁忧虑:两鬓已白,怎能不飘蓬?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时代变迁的写照。
赏析: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射蛟台畔、青山、牛群和鸟鸣等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诗人也通过“难将鸡酒招诗客”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以及对于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