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淡荡朝霞红,澄波万顷流瀜瀜。
舟人解缆渡江去,渐觉帆脚生微风。
苍茫远树失京口,举头忽现青芙蓉。
奔流直下走东海,金山突兀当其中。
楼台明灭晃金碧,有如蜃海浮琳宫。
晴烟缥缈飞鸟绝,但见古塔撑青空。
我闻此水贯楚蜀,北江下注连南东。
天留片石作屏障,直与底柱争穹窿。
坐揽奇景豁胸臆,敢燃犀角窥蛟龙。
收帆瓜步一回首,江南千里青蒙蒙。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渡扬子江望金山》,全诗共八句,每句四言,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远眺金山的壮丽景色。
江天淡荡朝霞红,澄波万顷流瀜瀜。
“江天淡荡”形容江水清澈透明,天空广阔无垠。 “朝霞红”描绘了朝霞映照下的江面。 “澄波万顷”形容江水宽广如海。 “流瀜瀜”形容水流湍急,波涛翻滚。
舟人解缆渡江去,渐觉帆脚生微风。
“舟人解缆”指船夫解开缆绳准备过江。 “帆脚生微风”描述风吹动船帆,产生微风的情况。
苍茫远树失京口,举头忽现青芙蓉。
“苍茫远树”形容远处树木苍茫,与京口相呼应。 “青芙蓉”指荷叶上的露珠,如同青芙蓉般美丽。
奔流直下走东海,金山突兀当其中。
“奔流直下”形容江水奔腾而下,直奔东海。 “金山突兀”形容金山高耸入云,犹如突兀的山峰。
楼台明灭晃金碧,有如蜃海浮琳宫。
“楼台明灭”形容建筑灯光闪烁,时隐时现。 “晃金碧”指建筑物华丽多彩,闪耀着金光和碧光。 “蜃海浮琳宫”比喻金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幻景象,仿佛仙境一般。
晴烟缥缈飞鸟绝,但见古塔撑青空。
“晴烟缥缈”形容云雾缭绕,天色阴沉。 “飞鸟绝”形容鸟儿因烟雾消失不见。 “古塔撑青空”形容古塔高耸入云,屹立在青空中。
我闻此水贯楚蜀,北江下注连南东。
“此水”指长江水,“贯楚蜀”形容长江水贯穿了楚国和蜀国。 “北江”指长江上游,“下注”表示河流向下游注入大海。 “连南东”指长江水向南流入东海,向东流入黄海。
天留片石作屏障,直与底柱争穹窿。
“天留片石”指长江水携带的石块,“作屏障”表示这些石块成为江面的天然屏障。 “底柱 ”指长江的支流,“争穹隆”形容它们争夺着形成高大的山峰。
坐揽奇景豁胸臆,敢燃犀角窥蛟龙。
“坐揽奇景”形容作者坐着欣赏这美景,开阔心胸。 “豁胸臆”指心胸开阔,畅怀大志。 “敢燃犀角”指敢于用犀牛角去探寻深不可测的事物。
收帆瓜步一回首,江南千里青蒙蒙。
“收帆”指收起船帆,“瓜步”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京。 “回首”指回头望去。 “江南千里”形容广阔的江南地区。 “青蒙蒙”形容江南地区的景色如烟似雾,朦胧而神秘。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江水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豪放、豁达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