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
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
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
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表述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判断正误的诗句,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宫”指商音;“激”指高亢激昂;“羽”指角音;“沈”指低回宛曲。意思是:商音有时高亢激昂,角音有时低回宛曲,只要人们能够领会其中的意趣,那么变化都是随心所欲的。“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意思是指:如果听不到思念家乡的快乐,那么用商音去演奏就可以得到快乐;如果听不到如意郎君的欢乐,那么用角音去演奏就可听到。
【答案】
译文:商音有时高亢激昂,角音有时低回宛曲,只要人们能领会其中的意趣,那么变化都随心所欲。
赏析:
《琴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作者在这首诗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描绘琴声的变化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首两句写琴声的变化特点。“激”“沈”二字分别写出商、角二音的特点,突出表现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宛转的特点。“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了解它的意思,那么变化就都可以随心所欲。第三四句写琴声给人的感受。前一句写弹琴之人的心情:如果听不到思念家乡的快乐,那么用商音去演奏就可以得到快乐;如果听不到如意郎君的欢乐,那么用角音去演奏就可听到。后一句写听琴之人的心情:如果不知道弹琴之人的心事,那就无法理解琴声中所蕴含的感情;如果知道弹琴之人的心事,那么就可以根据琴声所表达的内容来想象琴声所要表达的意境。最后两句写琴声给人的启示。作者认为,只有真正懂得琴理,才能随心所欲地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