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沧海竟扬尘,何处壶中可避身。
一物兴衰犹有数,百年生死不由人。
阴符夜雨开陈箧,春水朝晴理钓纶。
愁说著书消岁月,罪言安得达枫宸。
诗句释义与解析:
- 无端沧海竟扬尘,何处壶中可避身?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预兆。
- “沧海”:大海,这里指代世界或环境。
- “竟扬尘”:突然之间被卷入其中。
- “壶中”:比喻个人的小天地或隐居之地。
- “可避身”:可以躲避的地方或方法。
- 整句诗表达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一个隐秘之所的想法。
- 一物兴衰犹有数,百年生死不由人?
- “一物”:指某个具体事物或现象。
- “兴衰”:兴盛和衰败。
- “犹有数”:还有一定的规律或命运。
- “百年生死不由人?”:人的生死由不得自己控制。
- 整句诗表达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抗力和人生命运的无奈感慨。
- 阴符夜雨开陈箧,春水朝晴理钓纶。
- “阴符”: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一本,含有秘密的军事策略。
- “陈箧”:打开箱子,指拿出兵书。
- “夜雨”:夜晚的雨。
- “春水”:春天的水。
- “朝晴”:早晨晴朗。
- “理钓纶”:收拾钓具准备钓鱼。
- 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夜雨过后整理兵书、清晨准备钓鱼的场景,反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 愁说著书消岁月,罪言安得达枫宸?
- “著书”:编写书籍。
- “消岁月”:消磨时间,浪费时间。
- “枫宸”:指代皇帝的住所,即皇宫。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著书(写作)来消磨时间的行为,以及对能否让批评性言论到达帝王(皇帝)心中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心境,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首两句通过对“沧海”和“壶中”的对比,表达了人在动荡世界中寻求庇护的愿望。第三四句则通过夜雨与春水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内心活动和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批评性言论是否能影响权威的疑惑,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充满智慧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