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沧海竟扬尘,何处壶中可避身。
一物兴衰犹有数,百年生死不由人。
阴符夜雨开陈箧,春水朝晴理钓纶。
愁说著书消岁月,罪言安得达枫宸。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无端沧海竟扬尘,何处壶中可避身?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预兆。
  • “沧海”:大海,这里指代世界或环境。
  • “竟扬尘”:突然之间被卷入其中。
  • “壶中”:比喻个人的小天地或隐居之地。
  • “可避身”:可以躲避的地方或方法。
  • 整句诗表达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一个隐秘之所的想法。
  1. 一物兴衰犹有数,百年生死不由人?
  • “一物”:指某个具体事物或现象。
  • “兴衰”:兴盛和衰败。
  • “犹有数”:还有一定的规律或命运。
  • “百年生死不由人?”:人的生死由不得自己控制。
  • 整句诗表达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抗力和人生命运的无奈感慨。
  1. 阴符夜雨开陈箧,春水朝晴理钓纶。
  • “阴符”: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一本,含有秘密的军事策略。
  • “陈箧”:打开箱子,指拿出兵书。
  • “夜雨”:夜晚的雨。
  • “春水”:春天的水。
  • “朝晴”:早晨晴朗。
  • “理钓纶”:收拾钓具准备钓鱼。
  • 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夜雨过后整理兵书、清晨准备钓鱼的场景,反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1. 愁说著书消岁月,罪言安得达枫宸?
  • “著书”:编写书籍。
  • “消岁月”:消磨时间,浪费时间。
  • “枫宸”:指代皇帝的住所,即皇宫。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著书(写作)来消磨时间的行为,以及对能否让批评性言论到达帝王(皇帝)心中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心境,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首两句通过对“沧海”和“壶中”的对比,表达了人在动荡世界中寻求庇护的愿望。第三四句则通过夜雨与春水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内心活动和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批评性言论是否能影响权威的疑惑,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充满智慧和美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