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缑丝已劳,绣{刃止}不出室。客来偶摩挲,失口相叹惜。
长跪谢客言,此剑本顽铁。丰城虽深埋,宝气必腾达。
安有真龙泉,二纪仍挂壁。
【注释】纳凉:指夏天乘凉。陈生:诗人的朋友,名叫陈子昂(661—702),字伯玉,蜀郡梓人县(今属四川省成都市)人。偶述:偶然叙述。摩挲:抚摩。丰城:古地名,一说位于今江西省高安县西南,另一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龙泉:宝剑名。安有:哪里有。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夏日在友人家中与陈子昂偶遇而叙剑事。首句用典,“剑缑”即传说中的剑师俞公所居之山,“丝已劳”,言剑工久劳无功;“绣{刃止}”(音义并同“锈止”),谓宝剑生锈。颔联写主人陈子昂因客人来而高兴,但见其抚摩着一把宝剑,不觉叹息惋惜。颈联承上启下,说明这把被认为庸劣的宝剑,其实是一块真铁。尾联写宝剑虽埋深不见,但其宝气必能腾达。
这首诗是借咏物以寄慨。作者通过与友人的交谈,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黑暗统治阶级的愤慨。
此诗前四句叙事,中间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从叙事看,诗人在夏日里,来到友人陈子昂家,两人相谈甚欢。可是,诗人却无心听陈子昂的闲谈,他的心思完全被那把“长跪谢客言”的宝剑所吸引。他看到主人抚摩着宝剑,不禁失口叹息惋惜。“长跪谢客言”,表明主人对这柄宝剑非常珍爱,甚至于到了无话不说、无所不谈的地步。然而,诗人并不了解,这柄宝剑只是一把庸劣的铁匠所制的废铁。
“此剑本顽铁”,是说这把剑不过是一块普通的铁。但是,诗人却把它当作了宝贝。这种过分的偏爱,反映了诗人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愤慨。诗人接着又进一步加以说明,“丰城虽深埋,宝气必腾达”,意思是说:即使是埋在地下千年不露头角的宝剑,它那蕴藏的锋芒是不会消失的。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宝剑的锋利非凡,更暗寓了诗人自己锐意革新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改革的豪迈气概。
末两句写诗人对陈子昂的劝慰:“安有真龙泉?二纪仍挂壁。”意思是说:哪里会有真正的龙泉宝剑呢?这把被埋藏了二百年的宝剑,仍然像墙壁上的装饰品一样挂着。这是诗人对陈子昂的安慰。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的鞭策和勉励,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此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倒装的形式,首句“剑缑丝已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而“安有真龙泉”则是全诗的结语,起到了点明题旨的作用。此诗以议论起句,议论贯穿全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情与理相融合,是一首典型的议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