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自昔艳江都,前哲风流近有无。
上国文章重枚董,才人筦领仗欧苏。
玉钩月冷衰朝鉴,金带花明盛世图。
廿四垂虹湖卅六,不堪极止送烟芜。

【注释】

清游:清静游览,指隐居。艳江都:指扬州(古称江都)。前哲、近有无:前代的英明人物。上国:指中原地区。文章:文章学问。重:推重。枚:即枚皋,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董:董仲舒,西汉著名思想家。才人:指杰出的文学家。筦(gǎn)领:掌管。欧: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苏: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玉钩:指月牙儿,古代用以装饰宫门或宫殿的玉制器具。衰:衰老。衰朝鉴:指年老时对国家和朝廷的反思。金带花明:指春天盛开的花朵。盛世图:盛世的繁荣景象。廿四垂虹:即“廿四桥”,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北郊。湖卅六:指西湖。不堪极止送烟芜:不忍看到国家走向衰落。

【译文】

自古清静游览之地在扬州,前代英明人物有如繁星点点。

中原地区的文化学术受到重视,杰出的文学家管束着欧、苏等人。

月牙儿冷清照映着衰老的镜子,盛世繁华的景象出现在图画之中。

二十四座桥横架于湖面上,难以忍受的是那送走烟雾的芜城。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清游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点题,指出自己是在游览清江浦时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句以历史事实作比,表明诗人对前代英明人物的景仰之情;第三、四句赞美了中原文化学术的兴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杰出人才的器重和倚仗;五、六句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忧愤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深沉,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