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刻摩崖字,光明帝德昭。
瑞同麟在野,喜见鹊来巢。
昆璞依然古,羌戎逖矣朝。
鬼神牢守护,莫任斧斤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路旁于阗大玉,“题”是刻的意思。“于阗”,古国名,即今新疆和田一带。《汉书·西域传》说:西汉神爵二年(前60),乌孙王遣副校尉以下28人到长安朝觐武帝,武帝以公主妻之,赐乘舆服御物。于阗国国王派使者随从入京朝贡,献金、玉二器。汉武帝大喜,命工匠制作了两个大玉佩赏赐于阗国王。这诗第一句就提到“于阗大玉”,显然是指这两个玉佩中的一块。第二句写这块玉佩不刻摩崖字,但光明照耀着皇帝的圣德。“帝德昭”,是说皇帝的圣德光辉照耀四方,无所不在。“光明”,是说玉佩发出的光芒。第三句写玉佩上的瑞兽与地上麟同,喜鹊筑巢与鹊巢同。这两句是赞美玉佩上瑞兽麒麟与地上麟同,喜鹊筑巢与鹊巢同,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第四句说玉佩上的昆吾璞仍然像从前一样古老,而羌戎等夷狄早已远去。“昆吾璞”,指昆仑山中出产的美玉。传说禹治水时,曾得一玉璞,后琢成宝玉,故称为昆吾璞,也称为昆仑璧。“昆仑”,即指昆仑山。第五句写这块玉佩鬼神都守护它,不能任凭斧斤去砍削它。“鬼神牢守护”,是说神灵鬼怪都来守护它。“莫任斧斤招”,是说不要任凭斧斤去劈开它。
【答案】
题路旁于阗大玉
①不刻摩崖字,②光明帝德昭,③瑞同麟在野,④喜见鹊来巢,⑤昆璞依然古,⑥羌戎逖矣朝,⑦鬼神牢守护,⑧莫任斧斤招。注释:“题”,刻的意思;“于阗”,古国名;“昆吾璞”,昆仑山中产美玉;“昆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罴戎”,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鬼神”,指神灵;“莫任”,“不要”;“桎”,用斧子砍。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玉佩的美丽和神圣,赞美玉佩的光辉照耀四方,吉祥如意的象征,赞美玉佩上的瑞兽麒麟与地上麟同,喜鹊筑巢与鹊巢同,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