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山色好,耐可雨连绵。
欲觅峨嵋路,须凭般若船。
云峰呈晓景,仙树带秋烟。
咫尺翘瞻处,将登第一天。
【注释】
合江:即《登合江亭望蜀中诸山》,作者王勃,是一首山水诗。
峨嵋路:即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有“蜀山之王”的美称。
般若船:即般若寺的船。般若寺位于合江亭附近,故称般若船。
云峰呈晓景:指峨眉山的晨霞映照的云峰景色如绘。
仙树带秋烟:指峨眉山的树木和秋日的烟雾。
咫尺翘瞻处:指登上峨眉山山顶后,可眺望远处的景象。
第一天:指峨眉山主峰,海拔3099米,为成都平原至西昌盆地之间最高的山峰,有“一山之巅,四蜀之腹”之说;又称为蜀山之王,与泰山、黄山、嵩山齐名,为天下第一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勃在唐代贞观年间游历四川时所作,全诗写于合江亭上。
首联“合江山色好,耐可雨连绵”。“合江”二字总括了以下四句的内容,既点明了题意,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颔联“欲觅峨嵋路,须凭般若船”,承上启下。“想登峨眉,必须借般若舟”,说明作者此行的主要目的。
颈联“云峰呈晓景,仙树带秋烟”,描绘出峨眉山的美景。“仙树”一词,既写出了峨眉山的秀美,又写出了其神秘,更烘托出了作者游赏时的愉悦之情。
尾联“咫尺翘瞻处,将登第一天”。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游览合江亭所见景物,表达了诗人游山玩水的喜悦心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游历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象。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仙树带秋烟”,更是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