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无处不朝真,从此休言涉世尘。
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觉华新。
三迁教子缘方得,六十耆英道正亲。
此去报恩兼利众,坦然显现法王身。
这首诗是送亲礼师登戒的,内容如下:
- 幻途无处不朝真,从此休言涉世尘。
- “幻途”: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虚幻或曲折之路。
- “无处不朝真”:表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真理。
- “涉世尘”:指在人世间经历尘世的纷扰和诱惑。
- 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觉华新。
- “陟屺”:登上高处,这里指代修行或修行者的境界。
- “慈月”:形容月亮明亮、柔和,象征着慈悲和温暖。
- “登堂又喜”:表示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或阶段时的喜悦。
- “觉华新”:觉悟到新的真理或智慧。
- 三迁教子缘方得,六十耆英道正亲。
- “三迁教子”:比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教育子女。
- “六十耆英”:指年纪较大的人,这里特指年迈但依然保持高尚道德的人。
- “道正亲”:道德高尚且亲近佛法的。
- 此去报恩兼利众,坦然显现法王身。
- “此去”:指离开当前环境或场合。
- “报恩”:报答恩情。
- “兼利众”:不仅为自己,也为了大众的利益。
- “法王身”:佛教用语,指佛或菩萨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亲礼师登山修道的场景,表达了对修行者追求真理、修身养性、为他人造福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用语和象征意义,如“陟屺”、“慈月”、“登堂”、“觉华”,以及“三迁教子”、“六十耆英”、“法王身”等,这些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宗教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