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楼一望海漫漫,解缆白云红树间。
乡泪晒乾衣上日,橹声摇碎水中山。
殷勤赠剑频呼渡,辛苦鸣鸡始出关。
争似寒潮少拘束,等闲流去又流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海上行船的生动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舵楼一望海漫漫: 舵楼(控制船只方向的大型建筑)上放眼望去,视野开阔,海面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浩渺的感觉。这里的“漫漫”形容海洋的辽阔。
- 解缆白云红树间: 解开缆绳,船只从白云和红色树木之间驶过。这里的“解缆”指的是解开船缆,使得船只可以航行。“白云红树”可能是在描绘船上所见的自然风光。
- 乡泪晒乾衣上日: 家乡的泪水在阳光下晒干了,衣服上也沾染了斑斑痕迹,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哀伤。这里“晒乾”可能是指泪水在太阳下蒸发或晾干。
- 橹声摇碎水中山: 船桨的声音在水面上回荡,仿佛能听到水山在震动。这里的“摇碎”形容橹声巨大,以至于能将水中的石头震碎。
- 殷勤赠剑频呼渡: 船员们殷勤地赠送宝剑,不断地呼唤帮助,以渡过难关。这里的“殷勤”表达了船员们对乘客的关心和热情。
- 辛苦鸣鸡始出关: 为了叫醒人们,鸣叫的公鸡开始报晓,直到太阳升起才离开。这里的“辛苦”可能是指鸣鸡的叫声持续不断,非常劳苦。
- 争似寒潮少拘束: 比起寒潮带来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漂流更令人向往。这里的“争似”表示与前面的比较,认为后者更好。
- 等闲流去又流还: 就像随意漂流一样,有时去有时回,不受拘束。这里的“等闲”表示随意、自由,没有约束。整首诗通过描绘海上行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旅途中遇到的人与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