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清凉值万金,千家栉比市尘深。
风过营柳闻嘶马,露浥檐花起宿禽。
众醉未停长夜饮,独愁谁见倚楼吟。
东南初日真须惜,容易流光到邓林。

【注释】

晓起:黎明时分起床。营柳:军营附近的杨柳。嘶马:马嘶。宿禽:夜晚栖息的鸟儿。邓林:指晋代邓林(一称邓林寺)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为晋武帝所立。

【赏析】

《次和幼春台中客寓晓起韵》,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在台中客店中醒来后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一枕清凉值万金,千家栉比市尘深”。这两句诗用“一枕清凉”来形容清冷的早晨,而“千家栉比”则形容城中居民房屋密集、排列整齐的景象。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城市中的繁华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

颔联“风过营柳闻嘶马,露浥檐花起宿禽”。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晨曦初照时所感受到的清新气息。微风吹拂着军营附近的杨柳,远处传来马匹嘶鸣的声音;夜幕尚未退去,露水滋润着屋檐上的花朵,鸟儿也纷纷飞出巢穴。

颈联“众醉未停长夜饮,独愁谁见倚楼吟”。这两句诗描述了城中居民沉醉于酒宴的情景,而诗人独自倚窗而立,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忧愁。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中欢声笑语与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相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的孤独与忧愁之情。

尾联“东南初日真须惜,容易流光到邓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初升的太阳虽然美好,但却容易消逝,因此应该珍惜每一刻的时光。在这里,诗人将“邓林”作为象征,寓意着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也应该被好好把握。

【翻译】

一夜好眠,只换来千金难买的清爽;

城中千家万户,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清晨的风掠过军营边的杨柳,听到马儿长嘶;

露水沾湿了屋檐上盛开的花朵,唤醒了栖息的小鸟。

城中众人沉醉于欢乐的饮酒之中,我却独自倚着楼台吟咏;

初升的太阳渐渐西坠,如同流水般逝去,却难以追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