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阙下,又见出降旗。
巢破林鸮殒,坛焚社鼠悲。
跳梁终胆折,读檄足心夷。
会待昌黎笔,重吟警惕诗。
【注释】
石头城阙:指南京的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巢破林鸮殒:指清兵攻克南京后,明朝将领弘光帝被俘。林鸮,即鸮鸟,猛禽。
坛焚社鼠悲:指清军攻破南京时,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被活捉。社鼠,传说中能预示吉凶的老鼠。
跳梁终胆折:比喻敌人嚣张气焰终归要被消灭。
会待昌黎笔:指诗人将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昌黎,即唐代大诗人杜甫;昌黎笔,即指杜诗。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郑孝胥为曾涤生先生写的两首咏史诗之一。曾涤生是湖南湘乡县人,字涤生,号伯言,晚号石园先生,清朝初年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这首诗作于江宁克复后,表达了诗人对曾氏功名伟业的赞美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都是“诗”,读起来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第一句“石头城阙下,又见出降旗”,意思是说在石头城(即南京)下,又见到了明朝的投降旗帜。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历史画面:曾经的金陵城现在又看到了明朝的旗帜,这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认识。
第二句“巢破林鸮殒”,意思是说巢破了,林鸮也死了。这里运用了典故,林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它的巢被破坏后,它自己也会被杀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南京已经变成了废墟,那些曾经统治过这片土地的人,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第三句“坛焚社鼠悲”,意思是说祭祀的坛火被烧毁了,象征着国家失去了祭祀的仪式。而社鼠则是古人用来象征腐败的象征,这里的社鼠被焚烧,意味着国家的腐败已经被清除,国家正在走向新生。
第四句“跳梁终胆折”,意思是说那些嚣张的坏人最终都会受到惩罚,他们的勇气也会被消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会待昌黎笔,重吟警惕诗”意思是说诗人将会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会不断地吟诵这些诗歌来提醒自己保持警惕。这句诗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的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画面,运用典故和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