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川原遍,岩扃日未昏。
湿云填断壑,杂树隐孤村。
径为随田曲,泉因漱石喧。
几家山坞里,修竹护低垣。

【注释】

①时雨:指春雨。川原遍:原野、平地。岩扃:山间之门,即石门关。②湿云填断壑:湿漉漉的云雾填满了山谷。③杂树:各种树木。④涧:溪流。⑤漱(shù):冲刷。⑥几家:几家人家。⑦修竹:修长挺拔的竹子。垣(yuán):矮墙。

【译文】

春雨过后,山间道路,满目葱茏,一片青翠。岩石间的山门,直到傍晚才关闭。湿润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遮蔽了远处的孤村。山间小路上弯弯曲曲,泉水在石头上飞流直下,发出喧响。山坞里的几户人家,修长的竹子守护着低矮的矮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诗人行经石门关时看到的雨后景象。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雨后石门关山水画卷,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首联“时雨川原遍,岩扃日未昏。”点题,写出诗人行经石门关时看到的情形。“时雨”点明时间是春天。“川原遍”,原野、平地被春雨淋透,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岩扃日未昏”,岩门虽在白天已打开,但天色仍不十分昏暗,说明天气并不酷热。“时雨川原遍”“岩扃日未昏”,既为下文的描写作铺垫,也为整首诗歌定下了基调。

颔联“湿云填断壑,杂树隐孤村。”描写了山间小路上所见的景色。“湿云填断壑”,写雨后的山道上,雨水把山涧沟壑都注满了,连成一体。“杂树隐孤村”,山间树林里隐约可见一个孤独的村庄。“湿云填断壑,杂树隐孤村”,既是实写,又暗含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两句写得很工致,用词讲究,富有画面感。

颈联“径为随田曲,泉因漱石喧。”写山间小路和泉水。“径为随田曲”,路旁是庄稼地,随着地形曲折延伸。“泉因漱石喧”,“泉”是山涧水,“漱”是冲刷的意思。“漱石喧”形容泉水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很大,与前面的“湿云填断壑”相呼应,进一步衬托了诗人行走在雨过天晴的山林小道上的愉悦心情。

尾联“几家山坞里,修竹护低垣。”“几家山坞里”,几户人家住在山坞里,“修竹”指的是竹林。“低垣”指篱笆或矮墙。诗人由近及远,由实及虚,写尽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小诗,写春雨过后的山村景色。从题目看,本应是写诗人经过石门关时所见到的景象,但诗人并没有单纯客观地摹写景物,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景物。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构思新颖巧妙。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春雨,然后紧扣春雨这一线索展开描写。第二句先写雨后的山野,突出其“遍”的特征,接着写石门关,强调它“日未昏”。第三句写雨后山中云雾弥漫,第四句写雨后群峰若隐若现。第五句以山路曲折为线索写山中景色。最后写村中人家和竹林掩映下的矮墙。

前六句着重刻画了雨后的山野景象和诗人的感受,后两句则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写远山中人家和竹林掩映下的矮墙,烘托出了山村的宁静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