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
【注释】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因睡不着觉而写的一首诗。自遣:自我排遣。
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庭院里树木越发显得幽深了,薄雾笼罩着庭院。灯光下的小窗户映红了一片。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因为心烦意乱所以难以入睡;但到了穷愁潦倒的时候,则能一挥而就。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我静坐的时候常常听到公鸡打鸣,孤琴也时常在左右两边的栏杆上相互倚靠。
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
无缘无故地,壮年的豪气却像冲天而起的云气那样高扬,同时我也被这感情牵动,就像飘零的蓬草一样。
【赏析】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七绝以抒发作者苦闷的心情,表现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首两句“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描写了一幅深夜不眠、独处幽室的图景。夜色深沉,庭前古树苍苍,浓雾弥漫如纱帐一般笼罩着庭院;昏黯的灯光下,只有几盏微弱的烛光闪烁不定,映照着红色的窗纸。这两句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冷、氛围的沉闷,又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苦闷。
中间两联“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是说因为心中烦躁,读书也难以进入状况;而当心情郁闷时写诗,反而觉得比较容易。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写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心境无能为力的感觉。
第三联“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寂静的房间里,听到公鸡打鸣的情景。这时,他孤独地坐在窗边,手拿一张破旧的琴,靠在栏杆上弹奏。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一句“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是全诗的总结性诗句。诗人用“无端”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觉得自己的遭遇是如此的不公平。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就像飘零的蓬草一样无法自主。
这首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生活的种种感受。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