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琴台。
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
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夜卧有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琴台。
译文:
夜晚降临时,帘子被风吹起又落下,
留下一缕余香在琴台上久久徘徊。
注释:
掠地垂帘——形容帘幕随风飘舞的样子。
合复开——反复开合,指风吹帘动的景象。
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译文:
台阶前蟋蟀悲鸣,好像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去;
外面芭蕉叶上滴下的雨点声,似乎在报告秋天的到来。
注释:
阶前——台阶的前面,即台阶之下。
蟋蟀悲花落——蟋蟀的叫声像是在哀悼春天的离去。
芭蕉报雨来——芭蕉叶上的雨滴声好像是在报告秋天的来临。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
译文:
清凉的夜里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情绪,
而雄心壮志却不敢像壮年时期那样燃烧。
注释:
易生秋士感——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情绪。
雄心未敢壮年灰——雄心壮志却不敢像壮年时期那样燃烧。
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译文:
频繁听到战乱的消息传来,
谁来平息这场混乱局面呢?
注释:
妖氛频听延湖汉——频繁听到战乱的消息。
延湖汉——指北方边境地区,延州、湖州的边界地带。
戢乱谁为颇、牧材——谁来平息这场混乱的局面?颇指的是西汉的名将霍去病,牧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将班超。这里用“颇”和“牧”作为典故,暗指需要有才能的人来平定天下。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变化,以及自然界中的蟋蟀、芭蕉等小生物的行为,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结尾处诗人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于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期待。整首诗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时代责任感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