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飞楼石作梯,仲宣此日喜同跻。
龙门西向波涛壮,鳞瓦中分井里齐。
远树阴连公廨近,高峰势压女墙低。
正思铁笛凌空弄,忽听秧歌起野畦。
百尺飞楼石为梯,仲宣此日喜同跻。
龙门西向波涛壮,鳞瓦中分井里齐。
远树阴连公廨近,高峰势压女墙低。
正思铁笛凌空弄,忽听秧歌起野畦。
注释:
百尺飞楼石为梯(飞楼百尺高,石头做成的楼梯)
仲宣此日喜同跻(仲宣指王粲,他在这一天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登楼)
龙门西向波涛壮(龙门西边面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鳞瓦中分井里齐(瓦片上的花纹像鱼鳞,整齐划一)
远树阴连公廨近(远处的树木荫影连接着官府)
高峰势压女墙低(高山耸立,气势压过了女性的墙头)
正思铁笛凌空弄(正在思考用铁笛在空中吹奏音乐)
忽听秧歌起野畦(忽然听到田野里的秧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陪同王子明茂才登上高高的飞楼所作。首句“百尺飞楼石为梯”,描绘了飞楼的高峻与石头梯子的坚固;次句“仲宣此日喜同跻”,表达了诗人与子明一同登楼的喜悦心情;第三句“龙门西向波涛壮”,以壮观的自然景观来衬托飞楼的高峻与险峻;第四句“鳞瓦中分井里齐”,则形容屋顶上精细的瓦片图案如同鱼鳞一般排列有序;第五句“远树阴连公廨近”,描写了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第六句“高峰势压女墙低”,通过比较,更突出了飞楼之高;最后两句“正思铁笛凌空弄,忽听秧歌起野畦”,则将诗人对音乐的向往与现实中的秧歌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四周,思绪飞扬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飞楼、自然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