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七子仰前基,廿载廉勤受特知。
讲学堂高施绛帐,宣威部肃拥朱旗。
人瞻北斗钦风度,我向龙门愧品题。
最羡联辉花萼贵,阿连并侍凤皇池。

【注释】

黄初: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公元220-226年。七子:这里指曹操的儿子曹丕,字孟德,封陈思王。仰前基:仰慕前人的基业。廉勤:廉洁勤谨。特知:特别赏识。讲学堂:指学校。施绛帐:指设置红色帷帐。宣威部:指掌管兵权。肃拥朱旗:指军队严整,旗帜鲜明。人瞻北斗:比喻有威望的人,如北斗星一样引人注目。钦风度:敬仰其风度。我向龙门:意谓自愧不如。愧:惭愧;惭。龙门:指龙门石窟,在今洛阳市南郊。联辉:并驾齐驱。花萼贵:指同为贵族。阿连:指徐树人。并侍凤皇池:并受到皇帝宠爱,就像凤凰栖息在池中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作者为徐树人所作的颂词。徐树人是福建人,曾任台州、泉州等地知府。这首诗歌颂了徐树人在地方官任上政绩突出,得到皇帝的赏识。全诗八句二十字,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平仄协调,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第一句“黄初七子仰前基,廿载廉勤受特知。”黄初,即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七子:这里指曹操的儿子曹丕,字孟德,被封为陈思王,所以称他为七子。仰前基:仰慕前人的事业。前基:前人的基业。廉勤:廉洁勤谨。特知:特别赏识。

第二句“讲学堂高施绛帐,宣威部肃拥朱旗。”讲学:传授学问。绛帐:红色帷帐,古代读书人坐的地方。施:放置。朱旗:红色的旗帜。这两句意思是说,讲学场所悬挂着红色的帷幕,威严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红色的旗帜。这两句是对徐树人清廉勤政、有学问和军事才能的赞颂。

第三句“人瞻北斗钦风度,我向龙门愧品题。”北斗:北斗星,古人常用它来比喻尊贵的人或事物。这两句大意是说,人们仰望北斗星,都敬仰他的风度;自己则愧不敢与他们相比,自愧不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徐树人的崇敬之情。

第四句“最羡联辉花萼贵,阿连并侍凤皇池。”最羡:最为羡慕。花萼:花萼楼,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北。传说隋炀帝游览洛阳时所建,又名明堂,后改为观风殿,又称花萼相辉之台。花萼贵:指花萼楼上的人物。这两句大意是说,我最羡慕那些在花萼楼上的人物,他们像凤凰一样高贵,被皇上所宠爱。阿连:指徐树人。并侍:并立于旁边侍奉。凤皇池:凤凰池,传说是汉文帝所造,用金水银泥铸成凤凰状。凤皇池:指皇帝的御用园林。这两句大意是说,我最羡慕徐树人能与皇上一起享受皇家园林的美景。

这首诗通过歌颂徐树人的业绩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徐树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气度,以及他对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