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世事可如何,一瞬流光卅载过。
座上献酬先达减,樽前谈笑少年多。
巅毛渐改伤劳悴,髀肉闲消痛抚摩。
窃赖家园风月足,勿教对酒不赓歌。
【注释】
书叹:即书愤。书:书信。愤:抒发胸中的不平之气。
茫茫世事可如何:茫茫,渺茫。世事,人世间的事情。可,可以、能够的意思。
一瞬流光卅载过:一瞬,指短暂的时间。流光,光阴。卅,古时计数词。三十为“卅”。
座上献酬先达减:座上,指酒宴中。献酬,敬奉和酬答。先达,前辈或德高望重的长者。
樽前谈笑少年多:樽,指酒器。
巅毛渐改伤劳悴:巅毛,指两鬓的头发。渐改,逐渐发生变化。伤劳悴,因劳累而感到憔悴。
髀肉闲消痛抚摩:髀,大腿。闲,闲暇之时。消,消磨。痛抚摩,用手掌按摩。
窃赖家园风月足:窃,私自、自己。赖,依赖、倚仗。家园,家乡或家庭。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物,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勿教对酒不赓歌:勿,不要。教,让。赓,继续。歌,唱歌。
【赏析】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1219年(乾道四年),当时作者已经六十二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首句“茫茫世事可如何”,以疑问的语气起笔,写出了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第二句“一瞬流光卅载过”,感叹时间的流逝,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第三句“座上献酬先达减”,表现了在酒席上与先贤们交流时,发现那些昔日的英雄豪杰如今已不在世的感慨。第四句“樽前谈笑少年多”,描述了自己在酒宴中与年轻人畅谈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忧虑。第五句“巅毛渐改伤劳悴”,描绘出自己的头发逐渐变白、身体日渐疲惫的衰老景象。第六句“髀肉闲消痛抚摩”,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因长期劳累而使大腿上的肥肉消失、疼痛难忍的感受。第七句“窃赖家园风月足”,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居异地,但仍能依靠家乡的美景来慰藉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勿教对酒不赓歌”,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和英雄人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