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叔度叹汪洋,揽辔澄清志四方。
善政几多传泐颂,仁风到处羡披扬。
早年词翰齐韩、柳,此日功名媲寇、黄。
厚泽如春台峤遍,旋看斥卤化康庄。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胸怀叔度叹汪洋,揽辔澄清志四方。
善政几多传泐颂,仁风到处羡披扬。
早年词翰齐韩、柳,此日功名媲寇、黄。
厚泽如春台峤遍,旋看斥卤化康庄。
注释:
- 叔度:指东汉末年的名臣诸葛亮(字孔明),以清廉、智慧和忠心著称。
- 揽辔(jué ruò):握住马的缰绳。比喻掌握政权或治理国家。
- 澄清:使水清而明净,比喻治理国家使政治清明。
- 善政:好的政策或政绩。
- 泐颂(lě sòng):刻在石碑上颂扬功德的文字。
- 仁风:仁爱之风。形容待人宽厚,能感化他人。
- 寇恂(kòu xù):东汉初年将领,因功封为颍川侯。
- 寇、黄:这里指寇恂、黄香,都是汉朝时期的名臣。
- 台峤(qiáo jì):指高山峻岭,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或崇高的事业。
- 康庄:宽阔平坦的道路,也比喻前途光明,没有阻碍。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新任台湾道吴桐云的,表达了作者对他治理国家的期望和祝福。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期望。
首句“胸怀叔度叹汪洋”,诗人以诸葛亮自比,表达了自己治理国家的决心和信心。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他的智慧和忠诚让人敬佩。这里的“汪洋”意味着广阔的水域,比喻国家的疆域辽阔,治理起来困难重重,但诗人决心要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次句“揽辔澄清志四方”,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要用智慧和勇气,去治理国家,让政治更加清明,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里的“揽辔”是指握着马的缰绳,象征着掌控和引导。
第三句“善政几多传泐颂”,诗人赞美了吴桐云的善政。他认为吴桐云的政绩如同铭文一样,会被后人铭记和赞扬。这里的“善政”、“泐颂”都是赞美之词,表达了对吴桐云的期待。
第四句“仁风到处羡披扬”,诗人祝愿吴桐云的仁爱之风能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他认为这种仁爱之风会让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这里的“羡披扬”是形容人们因为受到仁爱之风的影响而感到高兴和欣慰。
最后一句“厚泽如春台峤遍,旋看斥卤化康庄”,诗人祝愿吴桐云能够像春天一样,给予人们温暖和希望。他也相信,随着吴桐云的努力和治理,那些曾经贫瘠的土地会变得肥沃,道路会变得平坦,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提高。这里的“春台峤”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岭,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崇高的事业。而“斥卤”则是被认为不宜耕种的土地,这里用来形容贫瘠的土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任台湾道吴桐云的深深期许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