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包荒万象涵,口碑自昔播东南。
志同范老忧勤见,名比温公妇孺谙。
本冀异时随马帐,不图此日痛羊昙。
他年重过西州路,掩袂难禁泪眼含。

【注释】

1、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听说徐树人大师去世的消息。徐大树,字公度,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大雅集》、《西江集》等。

2、集诸同人为位哭奠:召集了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为他设位哭泣祭奠。

3、馀痛萦怀:悲痛缠绕心头。

4、赋成哀挽三章:作诗来表达哀悼之情。哀挽,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悼念死者。

5、雅量包荒:指心胸宽广,容人之量,能包容一切。

6、口碑自昔播东南:口碑自古以来传遍江南各地。

7、范老:指北宋时期名臣范仲淹。范仲淹在庆历年间主持新政,实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宋朝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8、温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与范仲淹齐名,两人并称“范文正”、“司马温公”。

9、马帐:指将帅的营帐,比喻军旅生涯。

10、羊昙:羊昙是晋朝人,曾官至中书省令史,因丧父离职回家奔丧,未到就病逝了,临死前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赏析】

此诗是诗人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为好友写来的一篇悼文。全诗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对友人一生为人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诗人得知好友徐树人大师去世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悲痛和遗憾之情。“闻”字表明了消息的来源,“徐大树”则是诗人的好友。

第二句“集诸同人为位哭奠”,诗人召集了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们设位哭奠,以此来表达对徐大树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位哭奠”指的是为好友设立灵位,举行哀悼仪式。

第三句“馀痛萦怀”,诗人表示自己的悲痛缠绕心头,难以平静。这里的“馀痛”指的是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萦怀”则是指这些思念之情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第四句“赋成哀挽三章”,诗人决定作诗来表达对好友的哀悼之情。这里的“哀挽”指的是悼念死者的文章或者诗歌,“三章”则是指文章或诗歌的篇幅。

第五句“雅量包荒万象涵”,诗人赞扬徐大树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一切。这里的“雅量”指的是高尚的度量,“包荒”则是包容的意思,“万象涵”则是指包容一切的事物。

第六句“口碑自昔播东南”,诗人表示徐大树的口碑自古以来传遍江南各地。这里的“口碑”指的是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和声誉,“播东南”则是指传播到了整个江南地区。

第七句“志同范老忧勤见,名比温公妇孺谙”,诗人称赞徐大树与范仲淹一样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忧国忧民的精神,并且他的名声与司马光(温公)相似,妇孺皆知。这里的“范老”指的是北宋时期名臣范仲淹,“温公”指的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

第八句“本冀异时随马帐,不图此日痛羊昙”,诗人原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跟随好友一起驰骋疆场,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突然和让人痛心。这里的“马帐”指的是军营中的帐篷,代表着战场和军旅生涯,“羊昙”则是晋朝人,曾官至中书省令史,因丧父离职回家奔丧,未到就病逝了,临死前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九句“他年重过西州路,掩袂难禁泪眼含”,诗人想象着将来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西州这个地方,看到曾经熟悉的景色和人事,但此时的心情却难以言表,只能掩袂流泪,眼泪在眼里打转。这里的“西州路”指的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现在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