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日亭午,闲吟散食步廊庑。耳根仿佛隐雷鸣,又似波涛风激怒。
涛声乍过心犹疑,忽诧栋梁能动移。顷刻金甑相倾碎,霎时身体若笼筛。
厩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风惨惨日无光,霎尔晴空成昼晦。
扶老携幼出门走,忙忙真似丧家狗。更有楼居最动摇,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势危肝胆碎,失足一堕魂难招。蚁走热锅方寸乱,两脚圈豚绳索绊。
窘逼转愁门户狭,攀援不觉窗棂断。如逢虎狼如触蝎,形神惝恍魂飞越。
偷眼视之但溟茫,满耳声闻唯窸窣。千家万家齐屏息,大儿小儿多避匿。
少选声停地始平,相顾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稳相欣告,众口一时同喧噪。
老者无策少者疑,从此夜眠心不怡。东南虽缺地无缝,岂有妖物簧鼓之。
自是乾坤气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怜嘉、彰成墟墓。
【译文】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中午,我闲庭信步在廊庑间。耳边似乎响起了雷鸣般的轰隆声,又像是波涛汹涌、狂风怒啸。
那雷声刚一过去,我心里就疑惑起来,突然之间感觉栋梁好像能移动一般。顷刻之间,金甑被倾倒,身体仿佛被筛子筛过一样,顿时觉得身体像筛子一样摇晃。
厩中的马嘶叫、犬狂吠,智者忽然间也变得愚昧无知。悲伤的风惨惨地吹来,太阳没有光芒了,瞬间晴空变成了阴天。
带着老人小孩出门走,急匆匆的样子就像丧家之狗。最危险的是楼居,想要下去却下不下来,心里焦急得像火烤。
心情急迫,势态危急,肝肺都碎了,失足掉下去,魂魄都难再招回来。蚁行在热锅上,方寸大乱,两脚像圈住小猪的绳索绊住。
窘迫逼仄转忧愁,门户狭窄得让人感到压抑;攀援时不觉窗棂已经断折。如遇虎狼或触蝎子一般,形体与精神都恍惚不定,魂魄飞越。
偷偷地看看它,但只见一片茫然;耳边只听到窸窣的声音。千家万户都在屏息凝神,孩子们多躲避着。
片刻之后声音停止,地面才恢复平静;相视而笑人人都成了土色。大地平稳踏实之后相庆告慰,众人一时齐声喧噪。
老人家束手无策小孩子心存疑虑,从此夜眠心绪不宁。东南虽缺但地无缝,哪里会有妖魔鬼怪作祟?
自是乾坤之气吞吐自如,世人哪知道其中缘由。幸好淡水尚且安全,可可怜见嘉、彰变成废墟。
【注释】
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
天朗气清: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亭午:中午,日正中。
闲吟散食:悠闲自在地吟诗吃食。
耳根:指听觉。
隐雷鸣:隐约传来雷声响动。
波涛风激怒:波浪和风声激怒人。
乍过:刚刚经过。
栋梁:屋梁,这里比喻人的身躯。
金甑:古代铜制的炊具。
身体若笼筛:形容身体被压在下面。
厩马嘶蹶犬狂吠:厩养的牲畜受到惊吓而发出叫声。
智者猝然亦愚昧: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因突发情况而显得无知。
悲风惨惨:悲伤的风吹着,使人感到凄凉。
晴空成昼晦:天空由晴朗变为阴暗。
扶老携幼:搀扶着老人和小孩出门。
楼居:住在高层建筑里。
欲下不得:想下来但又下不去。
心急:心里着急,形容形势危急。
肝胆碎:形容极其恐惧。
形神惝恍:形容人心神不宁,恍惚不安。
偷眼视之但溟茫:偷偷观察,但看不清楚。溟茫,模糊不清。
窸窣:形容细碎的响声。
千家万家齐屏息:千家万户都屏声静气,不敢出声。
相顾:彼此对望。
相欣告:互相高兴地报告。
老者无策少者疑:老年人没有好办法,年轻人心存疑虑。
夜眠心不怡:夜里睡觉时心中不安宁。
东南虽缺地无缝:虽然东南方向有缺失,但土地还是完好无损。
岂有妖物簧鼓之:哪里有妖魔鬼怪在那里捣蛋。
自是乾坤气吞吐:自然是天地间的大气吞吐自如。
幸哉淡水尚安全:幸运得很,清水还安全。
可怜嘉、彰成墟墓:可惜嘉、彰两县变成废墟。嘉、彰是地名,这里泛指某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160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春三月。当时作者正在四川成都府任参政,负责管理当地的军事防务事务。由于地处地震带,作者在成都府经常遭受到地震的袭击。这首诗就是在地震过后写的。全诗通过描写地震造成的灾难,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