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月慰一年意,滂沱溃作秋光曼。
中庭桂树亦何有,珩格交横杂藤蔓。
无言清影自徘徊,便觉玉阶寒未逊。
幽居兀兀忘时日,佳即读书饥呼饭。
偶然吟咏但自适,冯庵老人论契券。
轻狂值得病魔讶,稍稍去之不馀慁。
感渠夜夜来窥寻,为洗从前幽独恨。
应须一字论一缣,始抵婵娟价千万。
老人老去诗律细,渐有少年笑才钝。
我今此事当推谁,立待挥毫宁用巽。

八月十五夜呈陈冯庵

今夜月慰一年意,滂沱溃作秋光曼。

中庭桂树亦何有,珩格交横杂藤蔓。

无言清影自徘徊,便觉玉阶寒未逊。

幽居兀兀忘时日,佳即读书饥呼饭。

偶然吟咏但自适,冯庵老人论契券。

轻狂值得病魔讶,稍稍去之不馀慁。

感渠夜夜来窥寻,为洗从前幽独恨。

应须一字论一缣,始抵婵娟价千万。

老人老去诗律细,渐有少年笑才钝。

我今此事当推谁,立待挥毫宁用巽。

【注释】

八月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中秋节。

今宵月慰:今夜月亮安慰了一年的忧愁。

滂沱溃作秋光曼(wǎn):滂沱大雨冲刷着秋天的景色。

中庭桂树:庭院里的桂树。

珩(háng)格交横杂藤蔓(màn):桂树上的桂花与藤萝缠绕在一起。

徘徊:来回走动。

玉阶:玉石台阶。

幽居:隐居的生活或环境。

兀兀(wù):闲散的样子。

佳即:如果。

吟咏:吟诵诗歌。

冯庵:诗人的朋友陈冯庵。

轻狂:放荡不羁。

值:遇到。

幽独:独自居住。

婵娟:月亮的美称。

一缣(qiān):一条绸缎。

老去:年纪老了。

诗律:诗歌的韵律。

细:精细。

用巽(xùn):《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尚左,小人尚右。’曰:‘何也?曰:‘朝右,故书也;夕则不命焉。’”后以“用巽”表示随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赏月之作。作者借中秋之夜赏月抒发自己的情感。开头四句写赏月情景,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今夜月慰一年意”,是说今夜的明月慰藉了一年来的愁苦,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滂沱溃作秋光曼”一句是说滂沱大雨冲洗着秋风中的景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秋雨景之美;接着三句写院中植物,桂树在风雨中摇曳生姿,桂树上的桂花与藤萝缠绕交织,显得格外妖娆美丽。最后两句写赏月后的感慨,“无言清影自徘徊”写出自己静静地欣赏这美景而久久不能自已,“玉阶寒未逊”则写出了月色给冷寂的院落增添了温馨的气息。

下六句写因赏月而引发的联想与感慨: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感到孤独无聊,于是借吟诗自娱,而友人陈冯庵却能理解他的心情,因此产生了亲切之感。然而由于友人的突然来访,又使他不得不从寂寞中走出来迎接朋友,所以内心感到有些不安。但是当他看到友人在月下徘徊的身影时,内心的不安情绪也随之消失了。最后两句是说:我应该为这次偶遇写下一首诗,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了价值连城的丝绸。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陈冯庵的评价以及自己的自谦之词。这里所说的“诗律”,是指诗歌的韵律。“细”在这里是修饰词,用以形容诗歌的韵律细腻精巧。“用巽”则是说这首诗是随意创作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老人年纪已大,但写起诗来仍然很讲究韵律,甚至比年轻的人还要熟练;我现在的事情应当由我来推荐,不需要别人来帮助了。

整首诗通过赏月、吟诗、访友等事件,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及他对友情和诗歌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一种闲适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