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得失共命场,今日东来两紫阳。
乱后须眉都小异,狂来旗鼓尚相当。
主盟坛坫谁牛耳,载酒江湖旧雁行。
寄语执经诸弟子,莫争门户苦参商。
这首诗是作者在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时写给朋友孙琴西的,以庚戌年为背景,描述了两位主讲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
诗的第一句“廿年得失共命场”表达了两位主讲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共同面对着命运的挑战。这里的“命场”指的是命运的舞台,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第二句“今日东来两紫阳”则是说现在两位主讲人分别来到了杭州和苏州,分别担任了两个紫阳书院的主讲人。紫阳书院是古代的学府,这里代表了学问和教育。
第三句“乱后须眉都小异,狂来旗鼓尚相当”则描绘了两位主讲人在乱世中,尽管经历不同,但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这里的“小异”和“相当”都是相对的概念,意味着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互相支持。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两位主讲人和他们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句“主盟坛坫谁牛耳,载酒江湖旧雁行”表示在紫阳书院的讲坛上,谁是真正的领导者?这是在问谁是这个学术团体的核心人物。第五句“载酒江湖旧雁行”则表示在这个学术团体中,大家都像大雁一样,共同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中。
最后两句“寄语执经诸弟子,莫争门户苦参商”是给那些正在学习的学生说的,希望他们不要为了门派之争而争斗,而是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里的“执经”是指学习经典,“苦参商”则是指因为竞争而痛苦。
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位主讲人和他们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互相尊重和合作,以及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