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鸳何事最关心,今忆前言悟后因。
月转蕙帏空对影,鸾飞菱镜自怜身。
百年世事魂犹殢,三月春光梦未真。
无限伤情诗一首,闺中亦有读书人。
【注释】:
- 哀鸳何事最关心,今忆前言悟后因。——怜惜鸳鸯的悲哀,是因为想起自己和丈夫曾经的誓言与承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 月转蕙帏空对影,鸾飞菱镜自怜身。——月光流转,映照在蕙帐之上,只有自己的倩影相伴;鸾凤飞腾,而镜中的身影却孤独地面对镜中的自我。这里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悲凉、寂寥的情感状态。
- 百年世事魂犹殢,三月春光梦未真。——人生百转千回,灵魂仍被世间的种种纷扰所困扰;梦中的三月春光,却无法真正触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人生多舛的无奈和感慨。
- 无限伤情诗一首,闺中亦有读书人。——我写下了无尽的悲伤之情,这首诗歌是我在闺房中独自吟咏之作,闺中的姐妹们也有读书之人。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她们共同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挽于烈妇即依原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对一位烈妇的哀悼和缅怀。全诗共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
第一句“哀鸳何事最关心,今忆前言悟后因。”诗人通过“哀鸳”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鸳鸯夫妻情感的深深关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爱情已经化为泡影,这成为了诗人心头难以释怀的痛。在这里,“哀鸳”不仅指代鸳鸯,更隐喻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经历。而“今忆前言悟后因”则揭示了诗人对过去誓言与承诺的回忆,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感悟。这种从回忆到觉悟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
第二句“月转蕙帏空对影,鸾飞菱镜自怜身。”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进一步描绘。月光流转,投射在蕙帐之上,只有自己的倩影与之为伴;鸾凤高飞,但镜中的自己却只能孤独地面对镜中的自我。这里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悲凉、寂寞的情感状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鲜明的画面,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百年世事魂犹殢,三月春光梦未真。”则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他感叹自己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灵魂仍然受到世间纷扰的困扰;而梦中的三月春光,却无法真正触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人生多舛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无限伤情诗一首,闺中亦有读书人。”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诗歌的自信与骄傲。他说自己写下了无尽的悲伤之情,而这首诗歌是在闺房中独自吟咏之作,闺中的姐妹们也有读书之人。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她们共同的生活状态。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鸳鸯夫妇爱情的描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抒发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