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门外竞繁华,春社游人半走车。
多少墓田依井臼,休从花县问桑麻。
秧歌终觉少年好,香会转因晴日赊。
更喜村家小儿女,新衣楚楚隔篱笆。
【注释】
南西门外:即指丰台。
竞繁华:争相热闹。
春社游人半路车:春社是祭土地神的日子,游人很多。
多少(mǒu shǎo):许多。
墓田:墓地。
依井臼:依靠着井和磨盘。
休从花县问桑麻:不要到花阳县去询问种桑养蚕的事,因为那里不是丰台。
秧歌终觉少年好:秧歌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唱的歌,这里用“终觉”表示作者认为少年唱得比年长的人好。
香会转因晴日赊(shē):因为天气晴朗,所以庙会推迟了。
更喜村家小儿女:更加喜欢那些村庄里的孩子。
新衣楚楚隔篱笆:穿着新衣服的小孩,站在篱笆旁边。
【赏析】
此诗为登丰台而作,诗人通过对丰台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丰台的热爱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南西门外竞繁华”,“南西”是方位,“门”指丰台门,“竞”是说争先恐后,“繁华”指丰台上的热闹景象。这一句写出了丰台门的繁忙景象。
第二句写人们纷纷来游玩,“半路车”说明人多,车多。这句诗的意思是:丰台上的热闹非凡,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第三句“多少墓田依井臼”中的“墓田”就是墓地,“依”是倚靠着的意思,“井臼”指井和磨盘,这是说丰台上有很多的墓地。这句诗的意思是:丰台上还有很多的坟墓,墓地都靠着井和磨盘。
第四句“休从花县问桑麻”,这里的“花县”指的是丰台附近的地方,“桑麻”是指种桑养蚕,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不要再到丰台附近的花阳去问种桑养蚕的事情了,因为那里不是丰台。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去丰台附近的花阳去问种桑养蚕的事情了,因为那不是丰台。
第五句“秧歌终觉少年好”中的“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曲调,这里指唱歌,这句诗的意思是:秧歌中觉得年轻人唱得比较好听。这一句是写丰台上的儿童表演秧歌。
第六句“香会转因晴日赊”中的“香会”是庙会的意思,“赊”指推迟。这句诗的意思是:庙会因为天气晴朗而推迟了。这一句是说丰台的庙会因为晴天而推迟了。
最后两句“更喜村家小儿女,新衣楚楚隔篱笆”中的“村家”是农村的意思,“楚楚”是形容衣服干净漂亮的样子,“隔篱笆”意思是站在篱笆旁边。这句诗的意思是:更加喜欢那些村庄里的孩子,他们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站在篱笆旁边。这一句是写丰台附近的孩子们。
整首诗以“南西门外”开篇,通过描绘丰台门前的繁华景象,写出了丰台的热闹和富饶;接着写丰台的儿童表演秧歌,表现出丰台人民的乐观精神;然后写到丰台的庙会因为晴朗而推迟,表现了丰台人民的勤劳和朴实;最后写丰台附近的孩子们穿着干净的衣服站在篱笆旁边,突出了丰台的宁静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丰台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