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春昼寂,棋子响丁然。
如有机心在,相争孰后先。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虚堂:空旷的厅堂,形容室内清静。
春昼:春天的白天。
寂:寂静。
棋子:这里指下棋用的棋子。
响丁然:棋子落子的声音清脆。
机心:用计谋的心计,机巧之心。
孰后先:谁先谁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居无事时下棋作诗的即兴小品诗,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首句“虚堂春昼寂”,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及环境气氛。“虚堂”指宽敞空荡的客厅;“春昼”指春天阳光明媚的一天;“寂”字写出人虽在,而精神上却与外界隔绝的境界。这四字是全诗的总领句,它概括地交代出全诗的背景和氛围,奠定了全诗抒情的基本格调。
次句“棋子响丁然”,紧承首句而来,写诗人正在专心致志地下棋。“丁然”即清脆悦耳之意,说明棋子落地的声音清晰可闻。诗人之所以能如此聚精会神地对弈,是因为心境宁静,无所牵挂,所以才有如入无人之境的超然境界。
第三句“如有机心在”,“机心”是心机、心计的意思。“相争孰后先”一句,是说在下棋的过程中,双方似乎都有必胜对方的心思。这里的“相争”是指两人下棋过程中你争我夺的情形;“孰后先”是指双方争夺的先后次序。诗人用这两个词组,既写出了下棋者争胜的心理,又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态。他似乎已经悟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道理,所以下棋时不再为胜负所动,而是以平常心态来对待。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人巧妙地将下棋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片断,通过“虚堂”、“春昼”、“棋子响丁然”、“如有机心在”、“相争孰后先”等一系列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闲适、恬淡、超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