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新集鲁公书,尺牍珍藏我所无。
伪本竞传多宝塔,此真面目识匡庐。
注释:
法帖:指书法作品的复制版本。
是谁新集鲁公书:鲁公,指的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他的字被称为“米体”。
尺牍珍藏我所无:尺牍,指古代书信。收藏我手中的书信中没有他的书法作品。
伪本竞传多宝塔:伪本,指伪造的书法作品。多宝塔,是宋代书法家蔡京所刻的一块著名的碑石。
此真面目识匡庐:识,识别、辨认。匡庐,指庐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主要描述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真伪问题。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收藏和其他人的作品,揭示了这幅作品的真实性。
第一句“是谁新集鲁公书”,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件书法作品的疑惑,他怀疑这是别人伪造的,因为在他的收藏中没有发现这样的书法作品。这里的“鲁公”指的是米芾,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字被称为“米体”,是后世模仿的对象。
第二句“尺牍珍藏我所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怀疑,他认为这幅书法作品可能是从别人的收藏中得来的,而他的收藏中并没有这样的作品。这里的“尺牍”,指的是古代书信,反映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视。
第三句“伪本竞传多宝塔”,则揭示了这幅作品的真相,原来它并不是伪造的,而是真正的书法作品。这里的“伪本”指的是伪造的书法作品,“多宝塔”是宋代书法家蔡京所刻的一块著名的碑石。
最后一句“此真面目识匡庐”,则是诗人对于这幅作品的评价,他认为这幅作品是真正的书法艺术,能够认识庐山的自然美景。这里的“匡庐”指的是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