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晚眺独萧然,玉宇霜高皓魄圆。
虽是团栾能满望,嫦娥孤冷有谁怜。
【注释】
团栾:团圆,圆满。孤冷:冷落。
赏析:
《寒月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团栾”即圆,与下文之“皎”“圆”呼应,“满望”即满圆,与上句的“霜高”相照应,都点出月亮的形态;“孤冷”与“皎圆”、“满望”相对应,突出了月亮的孤独冷清。全诗意境凄清,表达了作者对嫦娥的同情和怜悯。
江楼晚眺独萧然,玉宇霜高皓魄圆。
虽是团栾能满望,嫦娥孤冷有谁怜。
【注释】
团栾:团圆,圆满。孤冷:冷落。
赏析:
《寒月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团栾”即圆,与下文之“皎”“圆”呼应,“满望”即满圆,与上句的“霜高”相照应,都点出月亮的形态;“孤冷”与“皎圆”、“满望”相对应,突出了月亮的孤独冷清。全诗意境凄清,表达了作者对嫦娥的同情和怜悯。
【注释】 造化:自然现象和规律。无停息:没有停止,永恒不断。乘除:指年岁的增长和减少。改岁年:更替岁月。东风:春风。先入律:早春的风已吹动万物。星纪:星宿名,属二十八星宿之一。周天:环绕天一周。爆竹:放鞭炮。宣阳气:驱散阴寒,招来阳气。椒花:花椒花。启寿筵:开启寿宴。北堂:旧时指正室,这里指家中主妇所居之处。春正永:春天长久。槐荫:槐树遮荫。庭前:庭院里。 【赏析】 《元旦》是一首七言诗
梅澥先生赠送的柳条已经种在小园中,长得郁郁葱葱。枝条分布均匀,扶疏向门,分不出长短。春风已将柳枝的腰肢瘦削,眉间的愁苦也随风而去,消散了。柳长丝长,空余下缕缕的思念,不知向谁倾诉。 【注释】 梅澥:人名,此处泛指赠送者。柳:柳树。小园:庭院。分条:柳条分散。宁计尺:不计算尺码。扶干恰当门:柳树枝条向上生长,恰与门框相配。腰减春风力:形容柳枝的细弱。故国魂:旧时的祖国之情。长丝空缕缕:长长的柳丝
下面是诗句、翻译和注释的详细信息: - 诗句:吾师在何处,景仰属灵皋。 - 译文:我的老师在哪里?我景仰他就像敬仰神灵一样。 - 注释:灵皋:比喻高尚的地方或境界。 - 赏析:诗人通过询问自己的老师身处何方,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同时,“景仰属灵皋”这一表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道德等方面的追求与向往。 - 诗句:品格兼金玉,文章间雅骚。 - 译文:品德高尚如同金玉一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和赏析作品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丁丑举一子为亡弟盈出继”要求是“对下一句的诗句进行解释,并加上注释”,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最后按要求写出赏析。 诗中前两句“庭前荆树夥,荣落两暌违”,意思是庭院前的荆树繁茂,却因主人外出而枯萎凋零,这是比喻兄弟之间因故分离。后两句“既得亲枝共
昔读天台赋,知君实象贤。 金声堪继响,珠彩定惊筵。 吐凤休还笔,敲门不弃砖。 鸳针须自有,何事倩人传。 注释: - 昔读天台赋:指的是曾经读过《天台赋》,这是一篇描写神仙隐居之地的文学作品。 - 知君实象贤:通过阅读这篇赋文,你确实展现了像神仙一样的贤德。 - 金声堪继响:比喻你的才华如同金子一样珍贵,足以让人赞叹不已。 - 珠彩定惊筵:形容你的才华和品德,足以让整个宴会都为之震撼。 -
诗的逐句释义: 天地自空阔,风云无尽期。 注释: - 天地自空阔:表达了一种宏大、空旷无垠的景象。 - 风云无尽期:暗示了时间的无限和变幻。 春华冒寒发,野马相息吹。 注释: - 春华冒寒发:春天的花朵不畏严寒,努力绽放。 - 野马相息吹:比喻人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下休息、恢复生机。 人事终成故,生机日出奇。 注释: - 人事终成故:人生的变迁最终会回归到起点。 - 生机日出奇
注释: 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 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 闲云思旧雨,秋气感幽兰。 翘首家山外,应多怨暑寒。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抒发诗人孤寂落寞之情为主题。 首联“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是说学生已经凋零了,我的心里可真够难过的。这里诗人用“生徒”指代自己的学生,“生徒”凋零了,说明诗人的仕途也遭到了失败。 颔联“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则是说朋友又在哪里呢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佳士:贤能的人。 持筹无市气,展卷挹清芬:手里拿着筹算却没有任何市侩之气,翻开书卷却能领略到清香。 锦水浮归棹,吴江冷暮云:锦水(浙江一条河)上飘荡着归来的船只,吴(江苏)江上空弥漫着寒冷的暮云。 精神千古在,元鹤与同群:精神永远活在千古之中,就像仙鹤一样自由地生活在群体中。 【赏析】 此诗为题孙墨林小照之作,赞美了孙墨林的人品、才学和高洁的志向。全诗以“题”字领起
翻译如下: 良马嘶鸣千里,孙阳一顾便知。 同声呼应类气,此志许我驰骋。 燕市黄金霍,秋风丹桂披。 归来问消息,侍子看花期。 注释: - 良骥嘶千里:良马在千里之外都能发出嘶鸣的声音,比喻有才华的人才能出众。 - 孙阳:指的是古代的相马专家孙阳,这里用他的名来代表相马的技艺。 - 同声关气类:意思是通过声音可以感知马匹的气质和种类,比喻通过言辞可以了解对方的性格和意图。 - 此志许驱驰
【注释】 李公:指作者的朋友李师惠。扶棺痛:扶着棺材的悲痛。深于负笈诚:比背着书箱的诚心更深厚。将伯:即“将归”,将要回家的意思。奚从旅榇行:为什么随同丧车而行呢? 【赏析】 这首诗是怀念友人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李师惠生死之交的深情厚谊。首联写两人的友谊;颔联写李师惠的死对诗人的影响;颈联写对李师惠的思念;尾联写自己不随他而去的原因。全诗感情真挚,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注释】 又逢蕊榜放春官,消息东风尚殢寒:蕊榜即进士榜。放春官指皇帝下诏选授各州刺史等官。东风吹寒:东风初起,天气尚寒。 偏是热中人不觉:热中人,比喻心性浮躁、热衷功名的人。 看花早已是长安:意谓自己早就来到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以春风为喻,抒发了对名利的渴望和追求之情。前两句写春风已至,而自己却尚未到长安应试;后两句写自己早已在长安等待,准备参加科考
注释: 1. 曾记琼林预宴年:曾,过去;琼林,指皇家园林;宴,指宴会;年,指年份。意思是曾经在皇家园林中参加过预选的宴会。 2. 朱樱灼灼灿华筵:朱樱,指红色的果实;灼灼,指鲜艳;灿,指灿烂;华筵,指华丽的宴会。意思是红色的果实鲜艳夺目,照亮了华丽的宴会。 3. 当时上已重经过:上已,古代农历三月初三,也是清明节;重经过,再次经过。意思是再次经过这个节日。 4. 差觉今春又占先:差,几乎;觉
【注释】: 1.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2. 风风雨雨:形容天气多变。 3. 皇都:指唐朝的长安城。 4. 锦程:形容春色美好。 5. 矮檐:低矮的小房子。 6. 卖饧:古代的一种食品。 7. 赏析: 这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京城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译文】: 清明时节,风风雨雨渐近清明,草色已变,皇都的美景尽现眼前
在古代诗歌的世界里,每一首诗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其中《寒月二首》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第一首诗中“云净星疏露气濡,皎然明月一轮孤”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空画面。云彩消散,星星稀疏,月亮如洗,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皎然”一词用来形容月光明亮,如同清澈的玉液洒满大地。同时,“一轮孤”强调了月亮的孤独与高远
注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 寒林二首:这是杜甫的组诗,共二首,这里只选其中一首。寒林,即秋林,指深秋时节的树林。这两句是说在树林里远远望见前面有一座小河,河边有几棵树木。 几处:几个地方。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噪:喧嚷、吵闹。 聒:声音嘈杂,喧闹刺耳。 暮天:傍晚的天空。 榆荚绿:指树叶由绿变黄,然后飘落的情景。 萧疏:形容树枝稀疏,也泛指衰败、荒凉。 买春钱:指用金钱买通官府
寒林二首 其一 一例秋光到远林,寒乌犹自旧巢寻。 那堪故径埋黄叶,樵子归来试独吟。 注释: 秋天的阳光照射在远处的树林上,寒鸦仍然回到它们的旧巢寻找食物。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曾经走过的小径现在被落叶覆盖,只有樵夫独自归来,尝试着独自吟唱。 译文: 秋天的阳光照亮了远处的树林,寒鸦还在旧巢中寻找食物。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曾经走过的小径现在被落叶覆盖,只有樵夫独自归来,尝试着独自吟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