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滚滚来从东,大木浮出万山中。水深巨鱼不亲岸,兴波鼓浪吹腥风。
华峰睹此忽技痒,计作长绳约百丈。屈铁为钩饵以甘,抛向中流试穷想。
昨者筮得贯鱼占,今逢独丝钓鳌詹。须臾衔索势将去,欲取姑与聊伏潜。
忽闻泼刺转骇绝,鳞甲激扬互明灭。饥鹰苦羁黄金绦,驽马怒啮白玉埒。
蛟龙失水犹蜿蜒,何况凡鳞出重渊。力敝已为人所制,目动吻张摇尾怜。
君不见西畔投竿落日边,得鱼盈寸喜忘筌,我得其一抵百千。
这首诗的标题是《与书华峰浑河垂钓》,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浑河滚滚来从东,大木浮出万山中。水深巨鱼不亲岸,兴波鼓浪吹腥风。
译文:浑河浩浩荡荡地从东方奔流而来,巨大的木头浮在万山之间。水下深处的大鱼不肯亲近河岸,掀起的波浪激起腥味四溢的风。
注释:浑河,即今黄河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北部,向东流入渤海。大木,指的是巨大的木头或巨石。
赏析:此诗描绘了浑河南流的景象,以及河中的鱼类。诗人通过“水深巨鱼不亲岸”等句子,展现了河水的湍急和鱼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华峰睹此忽技痒,计作长绳约百丈。屈铁为钩饵以甘,抛向中流试穷想。
译文:看到这种景象我突发奇想,打算用长长的绳子去捕捉它。弯曲的铁做成钩子,用美味的食物做诱饵,把鱼饵扔到河中央,试探着去捕捞。
注释:华峰,可能是指华山的峰之一。技痒,形容内心的欲望或冲动。计,计划、打算。
赏析:诗人在看到浑河中的巨大鱼时,产生了捕捉它的冲动,于是设计制作了长绳并准备了诱饵进行尝试。这种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机智和冒险精神。昨者筮得贯鱼占,今逢独丝钓鳌詹。须臾衔索势将去,欲取姑与聊伏潜。
译文:昨天我用占卜的方法得到了一条大鱼的征兆,今天终于有机会用独丝钓到鳌鱼。鱼儿很快就离开了,我想先留着自己享用,然后再放回水里。
注释:筮,古代一种占卜方法,用蓍草进行占卜。贯鱼,传说中一种能吞食龙的长鱼,这里可能是比喻巨大的鱼。独丝钓鳌,使用一根细丝作为钓钩,钓鳌鱼。鳌,指传说中的巨兽鳌鱼。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不同经历,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他先是用占卜的方式获得了好运,然后成功捕获了目标鱼,最后决定先保留食物,体现出他的节制和智慧。忽闻泼刺转骇绝,鳞甲激扬互明灭。饥鹰苦羁黄金绦,驽马怒啮白玉埒。
译文:突然听到鱼被惊起的声响,鱼鳞闪耀着光芒互相交错,像是在闪烁。饥饿的老鹰痛苦地被金链束缚,劣马愤怒地咬断了玉制的缰绳。
注释:泼刺,形容鱼被惊醒后发出的响声。激扬,形容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黄金绦,指用来束缚鱼的绳索是由金子制成的。驽马,劣马。白玉埒,指马嚼子是用白玉制成的。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捕鱼过程中鱼被惊吓、挣扎的生动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物的同情和对捕鱼过程的感慨。蛟龙失水犹蜿蜒,何况凡鳞出重渊。力敝已为人所制,目动吻张摇尾怜。
译文:即使是失去水的蛟龙还能曲折盘旋,更何况那些普通的鱼鳞呢?一旦力量耗尽就被人控制了,即使动了眼睛和嘴也无力挣脱。
注释:蛟龙,指神话中的龙。失水,比喻被捕捉或困顿。蜿蜒,指曲折盘旋的动作。
赏析:诗人通过对蛟龙和普通鱼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脆弱和无力对抗外界压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感慨和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