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剧车声隐若雷。迎门花捧夜珠来。脂香熏透玉交杯。
南部檀槽余暖歇,北风裙带峭寒开。谢桥微雪独低回。
【注释】
五剧:古代歌舞的五种音乐。
檀槽:即檀木制成的鼓架。
谢桥:在浙江绍兴东南,是古越王勾践的女儿西施浣纱时所经过的地方;后人因以“谢桥”为美女的代名词。
【赏析】
《浣溪纱》词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两年,他的生活十分困苦。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歌女献艺。歌女在台上唱着歌,台下观众听得很入迷。歌女的声音如雷似电,使观众为之倾倒,纷纷起立拍手,场面十分热闹。
下片写歌女离去时的情景。歌女刚走,就吹起了北风。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使人感到寒气逼人。歌女刚刚离去,又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来谢桥赏雪。这个女子就是西施。她来到谢桥,看到一片银白的世界,不禁陶醉其中,久久不愿回去。
这首词描写了歌女献艺时的场景和离去时的情景,通过描绘歌女的外貌和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同时,通过对歌女与美女之间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