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绿榴红节序新,到家恰喜趁良辰。
衰年倍觉还乡乐,和气都成满室春。
堂构重开绵世泽,弟昆相见话天伦。
最怜学语桐孙小,也解迎门笑舞频。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端午节日到家后所作。诗人以“家”为题,借写端午节日喜归故里之乐,抒发思亲之情和对亲人的祝愿。

蒲绿榴红节序新——五月初五端午节日是农历五月初一,按农历计算,此时正是初夏时节,草木茂盛,万物生长。

到家恰喜趁良辰——恰好赶上了美好的时光。良辰:美好的日子。

衰年倍觉还乡乐——我年纪老了,更觉得回家的快乐。

和气都成满室春——家中充满和睦的气氛,就像春天一样温暖和煦。

堂构重开绵世泽——家族的栋梁重新修建起来,延续着世代的恩泽(堂构:这里指家庭。绵世泽:延续着世代的恩泽)。

弟昆相见话天伦——弟弟们相见,畅谈着天伦亲情。弟昆:指兄弟姊妹。

最怜学语桐孙小——我最喜欢看小桐树的孩子(桐孙:指小桐树。小桐树的孩子,就是桐树下的小娃娃)。最怜:特别喜欢。也解迎门笑舞频——他们也会像迎接客人一样,欢笑着跳舞。也解:知道(会)。

赏析:

这是杜甫在公元768年夏天,也就是端午节日,从夔州移居成都草堂时所作的一首诗。当时,杜甫已是五十六岁的人了,而这个端午节,他正从夔州返回成都草堂。因此,此诗既是他回到成都后的喜悦之情的抒发,又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与总结。

首联:“蒲绿榴红节序新,到家恰喜趁良辰。”蒲绿、榴红:都是五月间植物的颜色,用它们来渲染节序新,说明时间正值盛夏。蒲绿即青翠欲滴的蒲草,榴红则是指火红的石榴花,这两种颜色的出现,正好说明了时序已进入五月。而五月正是一年中天气炎热的时候。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五月里的节日刚过,天气又热了起来,正当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终于回到了家。这里的“正好”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渴望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家的眷念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写自己的心情。“衰年倍觉还乡乐”,诗人说:虽然自己已经衰老了,但是看到家乡的亲人,听到家乡的消息,心中却感到无比的喜悦。这是因为在他离开家乡以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久别重逢,自然会感到高兴。这里的“衰年”指的是诗人年老体衰,“倍觉”是说这种喜悦的感受比平常要强烈很多。

诗中又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和气都成满室春”,这句的意思是说,回到家中,家里充满了和睦的气氛。因为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所以当他看到家里的和谐氛围时,自然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里的“和气”指的是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诗人再次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感情。“堂构重开绵世泽”,“堂构”是大房子的意思,“重开”表示重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家族的栋梁重新修建起来,这是我们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恩泽。这里,诗人把重建家族的大房子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表现了他对于家族事业的重视。同时,这也表明了他对家族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转向描绘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弟昆相见话天伦”,这里的“天伦”是指人世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诗人在这里描写了一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他们互相问候、交谈着,就像是久别的亲人一样亲密无间。而“也解迎门笑舞频”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模样。他们不仅会向客人行礼,还会笑着跳舞。这里的“迎门笑舞”一词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场面。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杜甫诗作。它既表达了杜甫对家和家人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真实、质朴、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