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
始知晚节凌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注释】

  1. 菊傲霜天:菊花在霜天中傲然挺立,不屈服于严寒。
  2. 梅耐雪:梅花能在寒冷的雪天中生长,不屈服于严寒。
  3. 松柏后凋:松树和柏树是常绿树种,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绿色,所以称它们为“后凋”。
  4. 晚节凌霜雪:指晚年的高尚品德能抵御严寒,不畏霜雪。
  5. 莫羡春风放牡丹:不要去羡慕那些在春季开放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菊花、梅花和松柏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赞赏。

首句“菊傲霜天梅耐雪”,通过对比菊花和梅花,描绘了它们在恶劣环境下依旧傲骨铮铮的形象。菊花在霜雪中依然能够傲然挺立,而梅花能在寒冷的雪天中生长,不屈服于严寒。这里的“傲”字,生动地表现了菊花和梅花面对严寒的坚强和不屈。同时,“梅耐雪”也强调了梅花的坚韧和毅力。

次句“也同松柏后凋看”,将菊花、梅花与松柏并列,共同展现了它们的高尚品质。松柏作为常青树,能在寒冬中保持绿色,因此被称为“后凋”。这里,作者用“也”字将菊花、梅花和松柏联系起来,共同表达了它们面对严寒的坚强态度。

第三句“始知晚节凌霜雪”,进一步升华了前两句的主题,突出了菊花、梅花和松柏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坚守节操的精神风貌。这里的“晚节”指的是晚年的高尚品格,而“凌霜雪”则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面对严寒的坚强和不屈。

末句“莫羡春风放牡丹”,以牡丹作为反衬,强调了其他植物(如菊花、梅花和松柏)的高尚品质。牡丹在春天开放,象征着美丽和富贵,但作者在这里却提醒人们不要羡慕这些美丽的花朵。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外表的美丽,而在于内在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里的“莫羡”表达了对其他植物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生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梅花和松柏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赞赏。诗人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载体,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和生命的顽强精神,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