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明驼送故乡,不知夫婿在何方。
临行别有心中事,欲言不言神转伤。
儿生未识稿砧面,儿去先登阿母堂。
迤逦关山行复止,停车为访长千里。
阿兄则来婿未归,乍见牵衣集悲喜。
掌上珠仍送入怀,奁中镜尚虚连理。
人生离合最无端,荡子青春去不还。
窦氏征袍苏氏锦,何时明月照团圞。
云茶南下日纷纷,精卫难填海底魂。
安得黄衫皆任侠,却教红粉尽衔恩。

诗句:黑蜧吼急魃舞狂,三年赤地无耕氓。男泉女布尽流散,幺凤乃逐哀鸿翔。

译文:黑风怒吼,天气异常狂暴,连续三年,土地被破坏得无法耕种。男子的田地被毁,女子的纺织业也遭受损失,人们四处流亡。

注释:1. 黑蜧:一种自然灾害,表现为强烈的暴风雨天气;吼急:形容风声如雷鸣般猛烈;魃:传说中的一种能够引起旱灾的邪恶之物;舞狂:形容其肆虐之态如同狂舞一般。2. 三年(tian):时间跨度为连续三年;赤地:指土地被破坏到了极点,失去了耕种的价值;无耕氓:没有农民可以耕作了。3. 男泉、女布:指的是男性和女性的土地和纺织产业;尽流散:全部被毁坏或带走;幺凤乃逐哀鸿翔:描述一种悲伤的场景,幺凤是特指某位失去家园的人,而哀鸿则泛指所有因灾难流离失所的人们。4. 嵩山之阳汝水曲:嵩山南面,汝水曲折的地方;蓬门弱息颜如玉:蓬门指的是简陋的门庭,弱息是指年幼的孩子,颜如玉则形容孩子像美玉一样珍贵。5. 吁嗟:叹息;罗敷:古代美女的名字;自恨生无福:表示自己对生活感到遗憾,因为没有福气;死别生离:形容生离死别的痛苦;抛骨肉:意味着家人被迫分离。6. 城北徐偏晚问名:在城北遇到徐先生并询问名字;墙东宋又来窥目:在墙东见到宋先生正在偷看他;琴心一曲卓姬奔:用琴声表达对卓姬的爱意,卓姬是古代的一个著名美女;桃李无言息妫辱:用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的容颜,息妫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女性人物;儿女从来责备宽:子女们从来不会对父母有过多的责备;何妨富贵藏金屋:不计较财富,愿意在金屋中藏身;吁嗟:叹息;罗敷自有夫:指美丽的罗敷已经有丈夫了;莫将红豆误蘼芜:不要轻易把相思豆误认为蘼芜草(即忘忧草);女贞之树倚天际:比喻坚贞不屈的精神;磊磊早具凌霜株:形容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覆巢已分无完卵:即使鸟巢已经破碎,也有未受伤害的卵;合浦安知再返珠:比喻难得的机会可能不会再出现;有人太息发奇愿,欲与天公补离恨:有人感叹自己的心愿无法实现,希望上天能弥补这种遗憾;万紫千红总护持,况是幽兰滋九畹:形容百花齐放,尤其赞赏兰花的高洁;白璧求完漆室贞,黄金待赎文姬券:指纯洁无瑕,期待赎回被夺走的权利;捐金屡赎屡不成,绿珠难与豪家争:多次尝试赎回,但都未能成功;绿珠难与豪家争:绿珠是一个美丽却命运多舛的女子;谁欤高谊拯奇节,绣衣使者来彭城:是谁有着高尚的品德,帮助了这位奇士;若非铃阁官符力,难慰穷闺破镜情:如果不是有官职的人帮助,就无法安慰这位孤独的女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情感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乱世中的悲歌。诗中的“黑蜧吼急魃舞狂”和“三年赤地无耕氓”描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男泉女布尽流散”和“幺凤乃逐哀鸿翔”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流离失所。

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失去家园的普通人,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脆弱。诗中的“嵩山之阳汝水曲”和“蓬门弱息颜如玉”等描绘了主人公的居住环境和身份,暗示了他可能出身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而“吁嗟罗敷自有夫”等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诗中的“儿生未识稿砧面”和“儿去先登阿母堂”等句则通过孩子的视角,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共鸣感。

《周富儿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灾害和政治动乱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