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却毛锥望朔天,笑提长剑出幽燕。
终南风雪崆峒月,醉眼看山到酒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留别,赠别之意。“掷却”是“抛去”“舍弃”。“毛锥”,即毛笔,比喻才学浅薄的人。“望朔天”即仰望北方天空。古代以斗柄定方向,斗柄所指为北,所以“望朔天”就是仰望北方天空。“幽燕”代指南方边地,这里泛指西北边疆。“出幽燕”,即出走或出征,指诗人从西北边疆回来。“终南”是秦岭的南面,在陕西西安市南。“风雪”形容山中天气恶劣。“崆峒”是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一带。“月”,指山中的月光,也暗喻月亮。“醉眼看山”指饮酒至醉,醉眼看到山,形容酒后看山,有豪情逸兴,不拘形骸。“到酒泉”即抵达酒泉郡。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酒”,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到”的意思。
译文:抛弃了笔杆子,望着北方的天空,笑着提长剑从幽燕出来。登上终南山,观赏风雪,看到了山中明亮的月亮,醉眼看到山,一直看到酒泉。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西北边地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一种豪迈、开朗的胸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
开头两句说,抛下了文人学士的文房四宝,仰望北方天空,笑着说着提着长剑从幽燕(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出发,直向西北边疆。这两句诗写得很简括,也很含蓄,把那种豪放、潇洒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终南风雪”三句,写自己登终南山观览,欣赏风雪中的山光水色。这是一幅壮美的画面。“终南”在陕西西安南面,是秦岭的主峰之一。终南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历来就有仙人居住。这里用“终南”来点明地点,并借以表达一种飘逸、超然的感情境界。“崆峒”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山中多风雪。“月”,在这里既指山顶上的皎洁的月光,也指山上的清冷气氛,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心情。“醉眼看山到酒泉”,写诗人登高远望,心情舒畅,神采飞扬。
此诗写得非常自然流畅,毫无雕镂痕迹。它通过描绘西北边地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