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高高火云厚,溽暑着人如中酒。斗室浑同深甑蒸,当檐恨不栽榆柳。
竹床莞簟卧不得,长箑何曾暂离手。况逢久旱禾苗乾,桔槔戽水鸣前滩。
农家妇子汗流血,足茧皮焦力已殚。我庐正与田畴接,默坐思之心恻恻。
安居尚畏炎威逼,天生烝民皆食力,勤者辛劳惰者逸。
愿得飙风驱雨来,比屋俱变清凉域。

【注释】

①苦热:酷热。

②高高:高远。

③火云:如火烧般的云气,指暑气。

④中酒:中了暑。

⑤斗室:小屋子。

⑥深甑蒸:形容室内热气逼人,像蒸笼一样。

⑦当檐恨不栽榆柳:对着屋檐恨不能种上榆树和柳树。

⑧竹床莞簟:以竹子编成的床和竹席。

⑨长箑(yǎng):一种宽大的扇子。何曾暂离手:说从未暂时离开过。

⑩桔槔(jié gě):井上提水或打水的器具。汲水时用力拉绞杆,使杠杆一端的桶上升,另一端的水就流入井里。

⑪比屋:每家,每一户,这里指农民。

⑫心恻恻:心中难过、痛苦的样子。

⑬安居:安居乐业。

⑭天威:上天的威力。

⑮烝民:百姓。

⑯勤者:勤劳的人。

⑰逸者:懒惰的人。

⑱飙风:疾风,急风。

⑲比屋:每一户人家。

⑳变清凉域:变成凉爽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炎热天气的诗。作者在夏日炎炎时所感,通过写农家生活之辛苦与农民之不易,来抒发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前四句写夏景,描绘出一幅“碧空高高火云厚,溽暑着人如中酒”的炎热图景。首句写天空中的高温,次句写地面的酷热。两句连用两个比喻,一个写天空,一个写地面,把夏天的炎热写得活灵活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第三句写屋内闷热得如同一个大蒸笼。第四句写屋檐上的榆树和柳树因为太热而无法栽种,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
接下来五句写农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睡觉,而且由于天气太热,不得不整天开着长柄扇扇风。再加上久旱少雨,禾苗枯萎,农民们只能依靠水车灌溉。最后一句写农民们在烈日下的辛勤劳作。他们汗流浃背,皮肤都晒焦了,身体疲惫不堪。这五个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农民们在酷热天气下辛勤劳作的画面,展现了农民们艰辛的生活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六句表达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他认为农民们虽然辛劳,但都是勤劳的人,不应该被懒惰的人嘲笑。他希望风和日丽的时候能够驱赶走乌云和雨水,让每一个农户都能变得凉快舒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实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炎热天气下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农民们的生活困境和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