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低檐数百椽,周围修竹袅炊烟。
山中自有梅花历,海上常看玳瑁天。
丈甲三时分䆉稏,居民终岁饱鱼鲜。
此间饶有淳民意,法古应教复井田。
注释:
- 白板低檐数百椽:白板,白色的墙壁;低檐,低矮的屋檐。数百椽,指许多房舍。
- 周围修竹袅炊烟:周围,指周围的竹子;袅,细长而弯曲地上升;炊烟,煮食物时冒出的烟。
- 山中自有梅花历:山中,指山林之中;自有,天然生成;历,经历。
- 海常看玳瑁天:海边常年可以看到玳瑁的壳,玳瑁是海中的爬行动物,其甲壳可以作为装饰品。
- 丈甲三时分䆉稏(háng):丈甲,指成年的鹿或马;分䆉稏,即分鹿肉;䆉稏,古代一种祭祀用的肉。
- 居民终岁饱鱼鲜:居民,指当地的居民;终岁,一年到头;饱鱼鲜,吃鱼吃得很丰富。
- 此间饶有淳民意:此间,这地方;饶有,富足;淳,朴实;民意,当地人民的风俗民情。
- 法古应教复井田:法古,遵循古代的做法;应教,应该效仿;复井田,恢复井田制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首句“白板低檐数百椽,周围修竹袅炊烟。”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白色的墙壁,低矮的屋檐上覆盖着许多房舍,周围的竹林里升起了袅袅炊烟。
第二句“山中自有梅花历,海上常看玳瑁天。”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山中自然形成的梅花林,海中时常可见的玳瑁壳,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自有”和“常看”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第三句“丈甲三时分䆉稏,居民终岁饱鱼鲜。”则展现了这片土地对人们的恩惠。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人们可以从鹿或马的角中获取肉食;一年到头,人们都能享受到丰盛的鱼类。这里的“终岁”,强调了时间的长久,也反映了当地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
最后一句“此间饶有淳民意,法古应教复井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美好祝愿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他希望这片土地能够继续保持淳朴的民风和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这里的“复井田”是对古代井田制度的一种怀念和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