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磊砢而嵯峨,其水激荡而扬波。
地灵藏育有奇气,造物不肯援常科。
笃生贤哲纷接踵,下乃一化为偏颇。
我由泉山向漳浦,大儒旧里频经过。
当时闽学称极盛,岂祇冠带夸呜珂。
前李后蔡亦杰出,遗意尚欲追鹿鹅。
未知风会变何日,乡里往往寻干戈。
有如岐封周旧京,修矛偕作秦人歌。
孙卢绎骚为众患,波涛出没随蛟鼍。
黄冈迤逦入南粤,肩舆昼日临崇阿。
哗然赴诉拦道哭,体攒疮痏田无禾。
前者未归后者继,令我蒿目呼奈何。
吾闻朱子在漳州,教泽妇女犹渐摩。
退之守潮才七日,甘棠遗爱何其多。
文能驱鳄竟西徒,至诚感格言岂讹。
安得乘风告天帝,早遣壮士倾银河。
一洗氛祲布淳化,欣欣八极同祥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虔所作,描述了他在闽入粤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以下是逐句释义:
众山磊砢而嵯峨,其水激荡而扬波。
这句诗描绘了沿途所见的山峦叠嶂、水流激荡的景象。磊砢指的是山峰错落有致,嵯峨则形容山峰高耸陡峭。扬波则是水流奔腾不息,如同波浪般起伏。
地灵藏育有奇气,造物不肯援常科。
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叹。地灵指大地具有灵气,能孕育出非凡的人才;藏育则有养育之意,指大自然孕育出了各种奇才异士。造物则指自然万物,不肯援常科则表示自然界的规律不会按照常规来塑造万物。
笃生贤哲纷接踵,下乃一化为偏颇。
这句话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贤哲之人层出不穷,但最终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向偏颇。
我由泉山向漳浦,大儒旧里频经过。
这里描述诗人从泉山出发前往漳浦,途中频繁经过那些有名的大儒故居。
当时闽学称极盛,岂祇冠带夸呜珂。
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闽学繁荣盛景的感慨。闽学即闽地的学问,称极盛则表示当时闽地学术达到了顶峰。冠带则是古代的一种身份象征,鸣珂则是指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前李后蔡亦杰出,遗意尚欲追鹿鹅。
这句话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李唐和蔡京,他们虽然已经去世,但后人依然希望能够继承他们的遗志,追求更高的境界。
未知风会变何日,乡里往往寻干戈。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变幻莫测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战乱频繁的担忧。
有如岐封周旧京,修矛偕作秦人歌。
这句话以比喻的手法,将漳州比作周朝的旧都,修矛则是指修整的武器,与秦人歌相呼应。这里的岐封和修矛分别代表漳州和周朝,秦人歌则可能指的是秦朝时期的民歌。
孙卢绎骚为众患,波涛出没随蛟鼍。
这句话描述了漳州地区面临的多种灾害,如洪水泛滥、蛟鼍出没等。孙卢和绎骚都是指具体的自然灾害,波涛则是指大潮或巨浪。
黄冈迤逦入南粤,肩舆昼日临崇阿。
这句话描绘了从漳州出发,继续南下到达南粤(广东)的情景。黄冈则可能是一个地名,迤逦则指曲折延伸的样子,而崇阿则是指地势较高的山岭。
哗然赴诉拦道哭,体攒疮痏田无禾。
这句话描述了当地百姓因灾荒而纷纷前往官府求情,甚至有人在路上拦路痛哭的情况。体攒疮痏则形容百姓们身体上布满创伤,田地里没有庄稼。
前者未归后者继,令我蒿目呼奈何。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遭受战乱之苦的无奈之情。蒿目则是指焦急地眺望远方。
吾闻朱子在漳州,教泽妇女犹渐摩。
这句话提到了朱子的事迹,他在漳州期间对当地的妇女进行了教化和培养。教泽则是指教导之功,妇女则是指女性群体。渐摩则表示逐渐受到良好的熏陶。
退之守潮才七日,甘棠遗爱何其多。
这句话提到了另一位历史人物韩愈(字退之),他在潮州任职仅七天,但留下了深厚的恩德。甘棠则是指柳树,古人认为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遗爱则是指遗留下来的恩惠。
文能驱鳄竟西徒,至诚感格言岂讹。
这句话赞扬了韩愈用文学之力驱赶鳄鱼、保护当地人民安全的能力,同时强调了他的真诚之心能够感动天地并使得言辞不谬。
安得乘风告天帝,早遣壮士倾银河。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借助风云之势去向天帝申诉冤屈,请求派遣英勇之士去平定叛乱。倾银河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味着倾泻银河般的力量来消除灾难。
一洗氛祲布淳化,欣欣八极同祥和。
这句话描述了通过正义的力量扫除邪恶,恢复和平稳定的美好景象。欣欣则是指喜悦的样子,八极则是指八方世界或天下各地。同祥和则是指和谐安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