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病奇方乃避嚣,远坊两板闭萧条。
室无歌妓何烦遣,邻有乡僧不待招。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
鸡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
- 关键词解释: 展假、病榻、消寒、呻吟
- 含义解析: 诗人在残冬时节选择了一个闲暇的日子来休养身体,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缓解身体的不适和寒冷的侵袭。同时,他尝试以呻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受,虽然语言混乱但不失真实。
- “却病奇方乃避嚣,远坊两板闭萧条”
- 关键词解释: 却病、奇方、避嚣、远坊、两板、闭、萧条
- 含义解析: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为了避开喧嚣的环境而选择的一种养生方法。远离城市的喧嚣,选择一个偏远安静的地方,闭门不出,隔绝外界的干扰和嘈杂声。这种环境有助于身心的放松和恢复。
- “室无歌妓何烦遣,邻有乡僧不待招”
- 关键词解释: 室无、歌妓、遣、邻、乡僧、不待招
- 含义解析: 诗人在没有音乐陪伴(即没有歌妓)的情况下,选择了独自面对孤独。尽管邻居是一个僧人,但他并不需要特别的招待或邀请,因为他已经在寺庙中修行过。这表明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
- 关键词解释: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
- 含义解析: 描述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使用石鼎煮茶的场景。水从石鼎中沸腾出来,茶叶正好煮熟,反映出宁静的氛围。而铜炉中的灰烬被水溶解,火也自然消退,暗示了一种和谐与平静的生活状态。
- “鸡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
- 关键词解释: 鸡鸣、漏尽、人谁觉、门、早朝
- 含义解析: 随着夜深人静,诗人听到了晨钟的声音(鸡鸣),意味着天快要亮了。然而,在这样的清晨时刻,诗人仍然感到难以入睡,这可能反映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繁琐和劳累的不满。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起床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活场景,尽管困倦,但仍需早起开始新的一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冬日的某个宁静的早晨,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的隐居生活。通过对比和对照,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纷扰社会的排斥。诗中的“却病奇方”、“远坊两板”、“石鼎涛生茶正熟”等意象都传达出深深的静谧与超脱,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