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门对御河水。
御河流水声潺潺,玉泉奔赴城西湾。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马万骑车千两。
曼延蹴鞠罗岸帝,吹角鸣钲沸川上。
满堂宾客何从容,棋局未了酒不空。
日中报道象奴出,至尊朝罢明光宫。
魋形诡貌三十六,一一骑就深潭浴。
云起乍疑龙蛇蜒,湍回更与人翻覆。
须臾小吏前推排,将军拔营群象回。
就中一象行踯躅,齿毛脱落颜摧颓。
长者谓余岂解事,此物经今不知岁。
闻说先朝万历初,贡车远自扶南至。
中更四帝时太平,一朝闯贼残神京。
忍死不食三品料,俯首泪下声哀鸣。
沧桑变换忽尘梦,勉强逐队留残生。
茫茫旧事君莫说,劝君且饮杯中物。

徐健庵编修筵上观洗象长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门对御河水。

御河流水声潺潺,玉泉奔赴城西湾。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马万骑车千两。

曼延蹴鞠罗岸帝,吹角鸣钲沸川上。

满堂宾客何从容,棋局未了酒不空。

日中报道象奴出,至尊朝罢明光宫。

魋形诡貌三十六,一一骑就深潭浴。

云起乍疑龙蛇蜒,湍回更与人翻覆。

须臾小吏前推排,将军拔营群象回。

就中一象行踯躅,齿毛脱落颜摧颓。

长者谓余岂解事,此物经今不知岁。

闻说先朝万历初,贡车远自扶南至。

中更四帝时太平,一朝闯贼残神京。

忍死不食三品料,俯首泪下声哀鸣。

沧桑变换忽尘梦,勉强逐队留残生。

茫茫旧事君莫说,劝君且饮杯中物。

赏析:

这首七言诗以洗象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历史画卷。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从万历初年(1573-1620年)开始,一直写到明朝灭亡(1644年),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洗象这一仪式的盛况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全诗共八句,每句字数不等,但整体押韵严谨。诗的开头两句“长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门对御河水。御河流水声潺潺,玉泉奔赴城西湾。”为全诗定下了庄重肃穆的基调。接着,诗人以“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马万骑车千两”作为过渡,引入洗象这一主题。随后的内容则分为两个部分展开:一部分描绘了洗象的场面,如“曼延蹴鞠罗岸帝,吹角鸣钲沸川上”,另一部分则是对于象的刻画与情感描写,如“须臾小吏前推排,将军拔营群象回。就中一象行踯躅,齿毛脱落颜摧颓。”最后,诗人以“长者谓余岂解事,此物经今不知岁”收尾,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无知与感慨。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诗人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绘,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氛围之中。其次,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成语,如“三品料”、“俯首泪下声哀鸣”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人在诗歌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云起乍疑龙蛇蜒,湍回更与人翻覆”等,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