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从人事,悠悠感岁年。
孤蓬还自振,夕鸟羡归便。
古驿深镫出,疏林落照圆。
辞家才百里,一笑别情牵。
【注释】
- 宿庐江:在今安徽省庐江县。庐江,指庐州(合肥)。2.默默从人事:默默,指无闻,无声无息。人事,人间世事。3.悠悠感岁年:悠悠,漫长而悠远。岁年,岁月,时光。4.孤蓬还自振:蓬,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比喻人。5.夕鸟羡归便:夕鸟,即黄昏时飞回巢穴的鸟。便,顺遂、方便。6.古驿深镫出:古驿道边的驿站,傍晚时分,点起一盏盏灯火。7.疏林落照圆:稀疏的树林里,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树木倒影圆圆的。8.辞家才百里:辞家,离开家乡。家,这里指庐州城。9.笑别情牵:笑,微笑。别情,离别之情。牵,牵挂。10.“宿庐江”三句:诗人于庐江作诗留念。
【译文】
我默默地随从世俗人事,悠然地感叹时光流逝。孤蓬虽已自振,但归巢之鸟却羡慕着早日返家。古驿道边,深红色的灯火透出,稀疏的树林下夕阳余晖映出的树影圆润如环。告别故乡仅百来里,离别的一幕又让我牵挂不已。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诗人李白因事谪居在江淮一带,他在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作诗抒写离愁别绪。
开头两句说,我默默地随从世俗人事,悠然地感叹时光流逝。“默默”和“悠悠”,一正一反,对仗工整;“人事”和“年华”,一个泛指人世,一个专指年华;“从”和“感”,都是动词;“默默”、“悠然”是状语,修饰主语;“自”和“长”都是副词,修饰谓语。这两句诗用笔简练,意蕴深远,写出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接着两句,“孤蓬还自振,夕鸟羡归便。”诗人把孤蓬比作自己,把归鸟比作友人。“还自振”,表明孤蓬虽然飘零在外,但它依然努力向上,振翅欲飞。这一句以物喻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夕鸟羡归便”,则表明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及时回家的鸟类;“夕鸟”,指黄昏时的鸟儿。“便”,是“顺适”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反衬的手法突出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两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孤蓬和夕鸟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两句,“古驿深镫出,疏林落照圆。”诗人来到了古驿道边的驿站,看到了深红色的灯火透出,稀疏的树林下夕阳余晖映出的树影圆润如环。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物,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深镫出”,说明驿站里的灯火已经燃亮;“疏林落照圆”,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树林中,树叶的影子呈现出圆满的形状。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辞家才百里,一笑别情牵。”诗人离开了故乡才百里之遥,离别的一幕又让他牵挂不已。“辞家”指的是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和朋友。“才百里”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离家的距离并不遥远。“笑别情牵”中的“笑”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景的轻松和乐观。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景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离别之痛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