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首楞严经》藏龙宫,龙胜默诵迦维通。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梁闲巧夺永和书,酒醒惊诧萧生谩。
呜呼窃钩者诛窃国王,后世师之成律贯。壑前藏舟夜半移,上下千年可三叹。
我今衰驽似田光,忽忽颇效鼠衔姜。梦中时有千里志,不知臣精已销忘。
挟荚游博两何事,臧谷一笑皆亡羊。吁嗟乎!八亿四千万卷西方经,大海一滴存奇零。
隋家志乘开元录,迄今亦复同飘萤。何人薪尽续余爧,竺兰僧肇俱冥冥。
尝闻葱岭传经日,滴血为书骨为笔。慈航东下白马来,累译通之代增益。
堂上读书轮扁讥,古人已死空余迹。西来大意况如何,电光石火惊心疾,残帙区区类木佛,烧取舍利宁获一。
灰心结伴哑羊僧,共向嵩南师面壁。朝来展诵君新诗,运斤妙契郢人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为“东”、“风”、“蒙”、“零”。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偶过僧庐取残经数帙北轩作歌见嘲盖故甚其辞激余使有言尔然故有感于余心者作诗答之
  • “偶过僧庐”:偶尔路过一座僧人居住的地方。
  • “取残经数帙”:拿走几本已经残缺不全的佛经。
  • “北轩”:北方的书房。
  • “作歌见嘲”:写了一首歌来嘲笑。
  • “盖故甚其辞”:因此非常夸张其言辞。
  • “激余使有言”:激励我说出话来。
  • “尔然”:如此而已。
  • “故有感于余心者作诗答之”:因此,我写下了一首诗来回答他。
  1. 君不见《首楞严经》藏龙宫,龙胜默诵迦维通。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 “君不见”:你难道看不见吗?
  • “《首楞严经》”:《首楞严经》。
  • “藏龙宫”:藏在龙宫之中。
  • “龙胜”:龙的威势胜过一切。
  • “默诵迦维通”:默默诵读迦维通的内容。
  • “塞种誓禁传震旦”:塞族发誓禁止传播到中国。
  • “岂知破臂流华风”:怎知破臂之风流传到中国。
  1.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梁间巧夺永和书,酒醒惊诧萧生谩。
  • “又不见”:又一次看见。
  • “贞观天子”:唐太宗李世民。
  • “嗜笺翰”:喜欢书写。
  • “虬凤蟠翔”:龙凤盘旋飞翔。
  • “夸秘玩”:炫耀珍贵的收藏。
  • “梁间”:指宫廷中。
  • “巧夺永和书”:巧妙地夺取了永和年间的书法作品。
  • “酒醒惊诧萧生谩”:酒醉醒来惊讶地发现萧生在欺骗自己。
  1. 呜呼窃钩者诛窃国王,后世师之成律贯。壑前藏舟夜半移,上下千年可三叹。
  • “呜呼”:感叹词,表示感慨或惋惜。
  • “窃钩者诛窃国王”:窃取钩的人会被诛杀。
  • “世师之成律贯”:世人都遵循这些规则。
  • “壑前藏舟夜半移”:晚上偷偷将船藏在山沟里。
  • “上下千年可三叹”:这样的事发生上千年了,足以让人感叹三次。
  1. 我今衰驽似田光,忽忽颇效鼠衔姜。梦中时有千里志,不知臣精已销忘。
  • “我今衰驽似田光”:我现在像田光一样衰老无力。
  • “忽忽”:形容心情恍惚、迷惘。
  • “颇效鼠衔姜”:效仿老鼠吃姜。
  • “梦中时有千里志”:梦中常常有远大的志向。
  • “不知臣精已销忘”:不知道我的精力已经消失了。
  1. 挟荚游博两何事,臧谷一笑皆亡羊。吁嗟乎!八亿四千万卷西方经,大海一滴存奇零。
  • “挟荚游博”:携带着书籍到处游玩。
  • “两何事”:为什么做这两件事。
  • “臧谷笑”:比喻无知而浅薄的人嘲笑别人。
  • “吁嗟乎”:叹息之声。
  • “八亿四千万卷西方经”:指佛教的经典数量极为庞大。
  • “大海一滴存奇零”: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能保存整个大海的精华一样。
  1. 隋家志乘开元录,迄今亦复同飘萤。何人薪尽续余爧,竺兰僧肇俱冥冥。
  • “隋家志乘”:隋朝的国家志。
  • “开元录”:唐朝的国史记录。
  • “迄今亦复同飘萤”:到现在也和飘浮的萤火虫一样消失了。
  • “何人”:疑问词,询问是谁。
  • “薪尽续余爧”:柴草烧尽后用来继续照明。
  • “竺兰僧肇”:指佛教徒竺道生和僧人鸠摩罗什。
  • “俱冥冥”:都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1. 尝闻葱岭传经日,滴血为书骨为笔。慈航东下白马来,累译通之代增益。
  • “尝闻”:曾经听说过。
  • “葱岭”:指丝绸之路上葱岭地区。
  • “传经日”:传说中佛陀曾在葱岭传授佛法。
  • “滴血为书”:用血液写下来作为书的内容。
  • “骨为笔”:以骨骼作为书写的工具。
  • “慈航东下”:慈航道人从东方降下。
  • “白马来”:传说中的白马王子到来。
  • “累译通之代增益”:历代不断翻译并补充完善这部经典文献。
  1. 堂上读书轮扁讥,古人已死空余迹。西来大意况如何,电光石火惊心疾,残帙区区类木佛,烧取舍利宁获一。
  • “堂上读书”:在讲堂上读书。
  • “轮扁讥”: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
  • “古人已死空余迹”:古人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存在了。
  • “西来大意”:指佛教的教义。
  • “电光石火”:形容事物变化迅速。
  • “残帙区区”: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 “类木佛”:像木头雕刻的佛像一样。
  • “烧取”:焚烧。
  • “舍利宁获一”:即使只得到一根舍利子,也值得庆幸。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写的一首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诗歌,通过对佛教经典《首楞严经》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感慨,反映了作者深刻的人生经验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