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门中山径清,攀跻几折与云平。
排空叠嶂穿城入,铺地横江隔树明。
天运九秋如有怨,人思万古到无生。
奇文腐草要同尽,何用登高作赋名。

【注释】

翠微亭:亭名,在杭州西湖边。

兰若门:佛教语,指寺院。

山径清:指山间的小路。

攀跻:攀登。几折:几次曲折。

排空:高耸入云。叠嶂:重叠的山峰。

穿城入:穿透城墙进入城中。

铺地:横铺在地面上。

天运:自然之气。九秋:九月。怨:遗憾。

人思:人们思念。万古:千秋万代。到无生:没有生命。

奇文腐草要同尽:好的诗文都要和腐败的草木一同结束。

何用:何必。登高作赋名:登高而题诗命名。

【赏析】

此为七绝,首二句写景;三、四句写意;末两句议论。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深远。

第一首诗是诗人对西湖景色的赞美。“兰若门中山径清”,描写了山道上清澈见底的山泉水和蜿蜒的山路以及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攀跻几折与云平”进一步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美丽。“排空叠嶂穿城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铺地横江隔树明”则写出了水乡的特点。

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叹。“天运九秋如有怨”是对秋天的感慨,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充满了哀愁和失落。“人思万古到无生”则是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应该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

第三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看法。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像腐朽的草木一样被人们遗忘,而不是仅仅被当作一个名字或者一个符号来看待。他主张应该追求真善美,而不是虚伪和表面的东西。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