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珍传一世间,兼闻海外戴舟还。
千篇少孺常随事,九百《虞初》更解颜。
灶下媪通情委曲,砚旁奴爱句斑斑。
浑天潭思胡为者,纵得侯芭亦等闲。
【注释】
- 文集:指袁简斋的文集。珍传:珍贵流传。一世间:世上独此一本。2. 海外:泛指海外之地,这里特指海外的戴舟国。戴舟,传说中一个遥远的小国家。3. 少孺:年轻女子。4. 虞初:《列子·仲尼篇》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之颠,钟期知之”。后来以“虞初”为知音的代称。5. 灶下媪通情委曲:指老太太能通达人情,善于婉转地劝解人。6. 砚旁奴爱句斑斑:指墨客喜欢用笔墨记录下自己的诗句。7. 浑天潭思:比喻对某事的深思熟虑。胡为者:为何这样?8. 纵得侯芭亦等闲:即使得到了像王侯那样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也无所谓。侯芭,古代美女名,此处借指王侯贵族。
【赏析】
袁简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的儿子,他著有《觞政》《游居柿录》《瓶花谱》《五杂组》等著作。袁简斋的诗文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他的诗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婉约之处。这首诗写袁简斋与一位老者的对话,通过对话,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世事的深深感慨。
第一句“文集珍传一世间”,表明袁简斋的文集珍贵而传于世,只有世上独此一本,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豪。这里的“文集”指的是袁简斋的著作及其思想观点,而“珍传”则强调了其价值和影响。
第二句“兼闻海外戴舟还”,描述了诗人得知有一位远方的学者归来的消息。这里的“海外”泛指海外之地,表示诗人对于海外学者归来的期待和兴奋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知识传承和发展的追求,以及对海外学者归国的热烈欢迎。
第三句“千篇少孺常随事,九百《虞初》更解颜”,进一步描绘了诗歌的场景和氛围。这里的“少孺”指的是年轻的学者,他们常常跟随诗人学习诗歌,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而“九百《虞初》”则是指《虞初志》这部古代典籍,诗人在这里引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经典的敬仰之情。这句诗既展示了诗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对诗歌传统的尊重和传承的决心。
接下来的四句“灶下媪通情委曲,砚旁奴爱句斑斑”,通过描写老人和墨客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诗歌的氛围和情感。这里的“灶下媪”指一位年迈的妇女,她的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让诗人感到亲切;而“砚旁奴”则是一位擅长书法的墨客,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书写时显得专注而认真。这句诗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传达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艺术追求。
最后一句“浑天潭思胡为者,纵得侯芭亦等闲”,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浑天潭”比喻对某事的深思熟虑,而“胡为者”则表示为何如此这般。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抉择的无奈和困惑。尽管可能有机会获得高官厚禄,但诗人认为这些都不值得追求,因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观体现了袁简斋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