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洪涛络地长,迢迢帆影挂斜阳。
堤回曲岸虹千仞,雁起圆沙字几行。
久矣鸿沟迷楚汉,漫从碣石问沧桑。
平芜莽苍浮云合,知是当年百战场。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激昂著称,其诗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淼淼洪涛络地长,迢迢帆影挂斜阳。
  • 「淼淼洪涛」:形容黄河波涛汹涌,水流浩渺。
  • 「络地长」:形容河水流经大地,覆盖了整个地面。
  • 「迢迢帆影」:形容船帆在河面上摇曳,遥远而漫长。
  • 「挂斜阳」:形容夕阳西下,天边余晖映照着水面。
  1. 堤回曲岸虹千仞,雁起圆沙字几行。
  • 「堤回曲岸」:形容河岸曲折,堤坝回环。
  • 「虹千仞」:形容彩虹横跨天空,色彩斑斓,如同千仞高山一般壮丽。
  • 「雁起圆沙」:形容大雁飞翔于圆沙之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字几行」:形容文字排列整齐,如同河流中的字迹一样清晰可见。
  1. 久矣鸿沟迷楚汉,漫从碣石问沧桑。
  • 「久矣」:表示时间已经很长,很久之前的事情已经无法追溯。
  • 「鸿沟」:古代分界线,这里指代楚国和齐国之间的界限。
  • 「迷楚汉」:形容楚国和齐国的历史纷争已经模糊不清。
  • 「漫从碣石问沧桑」:表示随意询问关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寓意历史的变迁。
  1. 平芜莽苍浮云合,知是当年百战场。
  • 「平芜莽苍」:形容原野广阔,草木茂盛,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浮云合」:形容天空中的云彩飘荡不定,如同战场上的战旗飘扬。
  • 「知是当年百战场」:表示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将黄河的浩渺、船只的摇曳、天空的彩虹、大雁的身影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同时,诗人又通过提问关于历史变迁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生活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