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无天可避秦,中华远海总蒙尘!
本为海岛埋头客,更变伊川被发人。
愧与伍间伧父辈,错成廿载寓公身。
江湖满地供樗散,不数裈中虮虱臣。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长叹无天可避秦,中华远海总蒙尘!”
注释:这里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大地上一片战乱,民不聊生。作者感叹自己无法逃避这种命运,因为天下大势已定,无法改变。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第二句:“本为海岛埋头客,更变伊川被发人。”
注释:这里指的是作者曾经在海岛上过着隐居生活,后来又因政治原因不得不离开海岛,到伊川(今河南洛阳市)这个地方生活。这里的“被发人”是指古代的一些隐士,他们的生活环境艰苦,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第三句:“愧与伍间伧父辈,错成廿载寓公身。”
注释:这里说的是作者觉得自己愧对那些坚守信仰的隐士们,因为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而作者则因为时代的变迁,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信仰,过着寄居的生活。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第四句:“江湖满地供樗散,不数裈中虮虱臣。”
注释:这里说的是江湖上的人们都在忙于谋生,没有人关注国家大事。而作者则认为自己就像那些蝼蚁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作者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例,强调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他也以隐士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坚守信仰的赞美。此外,他还以江湖上的人们为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让人读后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