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山林间,阴晴互亏蔽。
葛天无怀民,柴桑尚苗裔。
穷巷馀落晖,衡门昼常闭。
君时一叩关,高谈发沉滞。
栗里有年华,晋秦非所计。
二豪一蜾虫,不堪供唾涕。
昨夕君来过,冥鸿忽即逝。
积冻在檐除,望风舒遐睇。
溪山两三重,衣裳愿再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喜施梅樵见过”:喜悦的接待了梅樵来访。
  2. “所居山林间,阴晴互亏蔽”:居住的地方在山林之间,时而晴天时而雨天,相互遮挡。
  3. “葛天无怀民,柴桑尚苗裔”:葛天时期的人们不关心民众,而柴桑的人仍然是后代的子孙。
  4. “穷巷馀落晖,衡门昼常闭”:在偏僻的巷子里余留着夕阳的余晖,而衡门却常常关闭。
  5. “君时一叩关,高谈发沉滞”:你时常敲着门进来,与你高谈阔论,使沉闷的心情得以舒展。
  6. “栗里有年华,晋秦非所计”:栗里藏着我的青春岁月,晋朝和秦国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7. “二豪一蜾虫,不堪供唾涕”:两个豪杰和一个蜾虫,都不值得让我流泪。
  8. “昨夕君来过,冥鸿忽即逝”:昨天傍晚你来了一次,忽然间就像一只冥飞的大雁一样消失了。
  9. “积冻在檐除,望风舒遐睇”:积累的冰雪落在房檐上,看着风把冰雪吹散。
  10. “溪山两三重,衣裳愿再曳”:溪边的山峦重重叠叠,希望再穿上衣服。

我们来分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1.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诗人在山间小屋等待友人的来访,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友谊。
  2.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随性生活的向往。如“阴晴互亏蔽”和“柴桑尚苗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3. “栗里有年华,晋秦非所计”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重视和对过往政治动荡时代的不屑一顾。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过去的政治纷争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
  4. 最后四句通过描述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