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见梁钝庵,见说已作古人谈。
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
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
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
先生老境为诗格,自说学诗比高适。
诗篇无多篇可传,将军门下为揖客。
当时方盛汉官仪,幕府橐笔从文螭。
草檄欲取玉鞶带,登筵辄挥金屈卮。
沧桑之后君再至,匪遇山狙即野狸。
晦迹韬光不复出,杜门谢客惟作诗。
逸踪到鹿寻逸侣,索读文诗到予处。
扬子雕虫为我倾,茅容只鸡送君去。
去后君即归广州,竟闻玉树埋荒邱!
庾信哀时赋未就,相如遗稿谁得收!
五虎海门不可见,啼乌落日声啾啾。
【注】梁钝庵:即梁章钜,清代学者。
【译文】一年不见梁钝庵,听说他已作古人谈。广州潮际风和雨,曾记游踪到东南?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
【赏析】此诗为诗人怀念梁钝庵的诗。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见说已作古人谈”表明作者对梁钝庵的敬重之情,对其已经作古表示惋惜,同时表达了对梁钝庵的思念之情。
颔联“广州潮际风和雨”,是作者对梁钝庵在岭南生活经历的具体而生动的描述,也表现了他的豪迈性格。
颈联“先生诗笔能使健,时如老骥腾服骖”,是对梁钝庵的赞美之词。这里把梁钝庵比喻为老骥奔腾的样子,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尾联“五十功名无所就,三千里路犹健探”,则是作者对梁钝庵的人生感慨。虽然梁钝庵没有获得功名,但是他的诗歌才情却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他的足迹遍布了三千里的地方,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态度。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梁钝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