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流水浮瓜棚,浓绿沈沈昼无声。
白鹭乌犍满村外,时有铜钲呼卖饧。
前村微暗后村明,新稼初收鸟噪晴。
农舍炊藜午烟散,人家打稻晚风轻。
瓮中腌出冬菘菜,盘上缕堆春薤茎。
催科旦夕偶不至,一村便作桃源行。
昨日典衣今赎到,老翁呼儿聚前楹。
忽忆户税未供毕,顿愁虏尉鸡犬惊。
曳杖趑趄门外望,暑云热日当庭横。
【注释】
村家:指农村人家。即事:眼前之事。浮瓜:在瓜架上搭一个架子,使瓜果浮在上面,可以防止腐烂。沈沈:沉沉的样子。浓绿:浓密的绿色。铜钲(zhēng):一种乐器。卖饧(xíng):出售麦芽糖。藜火烟散:中午做饭后烟已消散。春薤(xià)茎:用嫩绿的韭菜做的菜。催科:催征赋税。旦夕:早晚。桃源行:桃花源中的路。典衣:典押衣服。虏尉:指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官员。曳杖趑趄(zīqī):拖杖徘徊、犹豫不定。户税:征收百姓的赋税。未供毕:没交完。顿愁:顿时又担心了。虏尉鸡犬惊:恐怕汉族百姓被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官员惊吓到。曳杖,拖杖;趑趄,迟疑不决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统治压迫下的农民生活的同情。
一、二句是写景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村外流水潺潺,瓜棚上飘着沉甸甸的瓜果,周围一片郁郁葱葱。三、四句则转入人物描写,白鹭在村外自由觅食,乌犍(黑羊)满村奔跑,偶尔传来铜锣声,原来是有人在叫卖麦芽糖。五至八句写农忙时节,庄稼人正忙于收获新粮,而农舍里炊烟袅袅升起,晚风吹来,稻谷随风摇曳,一派丰收景象。九句则转入对农家生活的描绘,他们正在腌菜,做饼,准备过年。十至十一句则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赋税繁重,农民们日夜劳作也难以偿还,只得借债度日。最后两句写农民们的担忧,害怕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官员前来侵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