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
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注释: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
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
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1905年(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日的“那拉万寿节”时所作,当时清朝灭亡不久,帝国主义列强正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瓜分。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清政府对内对外的反动政策,痛斥了卖国贼那拉太后,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
首句“胡姬也学祝华封”,用典。华封,《周礼》郑玄注:“封人掌邦之封疆,为之修封树而平之。”郑玄注引孔颖达曰:“古者诸侯建国,封疆四至,以表土地广狭,各以其方色名山名川,以为国社。其封域之内,谓之王家之土;其域之外,谓之公家之地。王家之土,天子之禁也,不得与于山川通。”这里借喻那拉太后效法封建帝王,干预朝政。胡姬,指那拉氏所生女子。“也学”犹言亦步亦趋,表示极端崇拜的态度。此句说:胡姬(即那拉氏的女子)也学着古代帝王的样子,向华封祭地祈求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到处都一样。
第二句“第一伤心民族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愤怒的呼声。所谓“第一伤心”,即第一件令人心痛的事。这里指的是国家遭受侵略者的凌辱,使中华民族蒙受极大的耻辱。民族,泛指中华民族。“第一伤心”,即第一件令人心痛的事。
第三、四句“神州学界尽奴风”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愤慨的呼号。所谓“神州学界”,即指祖国大地上的知识分子。“尽奴风”即满地都是奴才之风。“神州”,即中国。“奴风”即奴性。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都布满了奴性风气。这两句是说:最使人伤心的是,我们的祖国已经沦亡了!
诗人通过描写胡姬学祝华封的情景,揭露那拉太后效法封建帝王干预朝政的事实,指出民族受到凌辱是第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最后点出神州学界尽是奴风。诗人以悲愤的心情,呼吁人们要起来挽救国家的危亡。全诗语言通俗,感情激越,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